只求能够战胜刘迁。功夫不负有心人,比试之时君鸾使尽浑身解数,将刘迁打得节节败退,然而君鸾求胜心切,竟失手将刘迁刺成重伤。事后君鸾在刘安面前连连磕头请罪,而此时刘安也对君鸾动了真情,坦言不会怪罪于她。刘迁伤势痊愈后仍有怨气在心,君鸾受刘安庇护自己不敢动她,只好拿教君鸾剑法的雷被出气。刘迁向刘安举报雷被有叛心,刘安误信其言,遂将雷被赶出王府。雷被心怀怨恨,于是入长安告发刘安。”
韩龙追问道:“汉武帝相信雷被的话吗?”
那声音回答道:“那个时候的汉武帝还不是盲目之人,仅雷被的几句话并不足以动摇汉武帝对刘安的信心,真正让汉武帝失望的是刘安自己的行为。”
“刘安犯了什么错?”
“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天人三策’的建议,推明孔氏,抑黜百家,倡导以儒家思想治国,这对于刘安推崇‘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背道而驰,他拒不响应汉武帝的号召,引起汉武帝极大的不满。福无双至,祸不单行,陆续又有人因种种琐事在汉武帝面前告发刘安有谋反之心,其中包括刘安的亲孙子,将刘安完全逼至绝境。”
一瞬间,韩龙来到了八公山。因刘安与苏非、李尚、田由、雷被、伍被、晋昌、毛被、左吴八名门客在此山炼丹,八名门客又被称为八公,故得名八公山。八公山原本景致迷人、平静祥和,而此时映在韩龙眼中的是杀戮和尸体。依旧忠于淮南王的淮南军死守八公山,与汉武帝派来的大军厮杀,这里是刘安最后的归宿。
韩龙道:“传言刘安在淮南王府中自刎而死,没想到竟在八公山!”
“在淮南王府中自杀的只不过是名替身,当时受命前去调查此事的何宗正发现淮南王只是诈死,于是心生歹念,与当地校尉密谋准备向淮南王夺取长生不死药。有关长生不死药之事,我后续会告诉你。”
韩龙在山上四处转悠,在密布的藤蔓后韩龙发现了一处巨大的陵墓,这里一定是淮南王早年修建的墓室了。墓室前有三重石门,石门之间机关重重,令常人望而却步。韩龙无视机关陷阱,径直穿过重重障碍。然而淮南王不在主墓室中,韩龙凝神感知,发现了主墓室底下还有一层,那里有一处密室,刘安和君鸾就在那密室里。
密室及其简陋,四壁用厚土夯实,土层中长着才冒芽的荧光蕈,令密室有了些许光亮。一座棺椁放在正中,棺椁后是两桌放满竹简的书案。而最令韩龙在意的是在密室中竟放置着童灵鼎和方回鼎,“为何两鼎会出现在此?”韩龙不解。
那声音答道:“刘安乃修道之人,犹好黄白之术,当年他招募方士千人,共同完成了《淮南鸿烈》的撰写,而这份《淮南鸿烈》与今世流传的《淮南鸿烈》相去甚远,今世所流传的《淮南鸿烈》只是原版的太仓一粟,只是为蒙蔽世人所做,而真正《淮南鸿烈》的名称便是《乾道无常诀》!”
“什么?没想到《乾道无常诀》竟是刘安和上千方士共同完成的!”韩龙感到无比震惊。
那声音并不理睬韩龙的震惊,继续说道:“八公便是刘安选出的能人,他们共同铸造了童灵鼎和方回鼎,正是为了炼制长生不死药,然而长生不死药非轻易可制,数十年间只炼制了一颗。”
韩龙的心绪又回到眼前的画面中。
君鸾浑身血污,不过那些血迹不是她自己留出的,而是敌军的鲜血。她含泪向刘安请求道:“王爷,情况紧急,我们困在这里只有死路一条,让我出去杀敌吧,我们离开这里!”
此时的刘安须发全白,已是老态龙钟,他想起了被弑的妻儿,胸中悲痛莫名,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陛下想要我死,逃有何用?”刘安擦干泪水,定住心神,语重心长地问君鸾道:“鸾儿,你还会听我的话吗?”
君鸾猛地点着头:“这个世上,我只听王爷的话,不管王爷叫我做什么,我都会做!”
“那好!”刘安指着方回鼎,命令君鸾:“鼎中有一粒丹药,你马上把它吃了!”
君鸾二话不说,打开方回鼎的鼎盖,抓起鼎中还泛着青光的丹药便吃了下去。
韩龙惊问道:“那丹药……就是长生不死药?!”
那声音依旧淡然:“正是长生不死药,在丹药练成之际,刘安犹豫了,那时的他已至天命之年,对生死有了更深的感悟,只要吃了长生不死药便可获得长生,但是却要眼睁睁地看着亲人一个个逝去,孑身一人看尽世间苍凉,纵然自己活着,又有何益?于是他作了一个决定,要将长生不死药交给真正需要它的人,所以他选择了君鸾。君鸾还年轻,她的人生还有许多美好未曾经历,她应当活下去!”
如遇断更,未更新,可到新站www.xunsilu.cc(新丝路文学网)查看最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