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五台乃是终南山是段的一座主峰,因有大台、文殊、清凉、灵应、舍身五个小台即五座小峰而得名。《关中通志》记载:“今南山神秀之区,惟长安南五台为最。”有磴道直登峰顶,南望终南群峰,如翠屏环列,芙蓉插云;北望秦川,莽莽苍苍,壮丽河山,尽收眼底。这里有明清以来建造的大小庙宇四十多处,布局别致,建造精巧,引人入胜。塔寺沟圣寺内有隋朝建造的五级实心砖塔。大台顶端隋建的圆光寺,虽仅留废墟,但登临其上,仍然是令人心旷神怡,不免要喟然登高一呼:“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登高一望,山腰清泉翠竹,苍松荫郁,别具风趣。
而翠华山是终南山的另一个支峰。汉武帝曾在这里祭过太乙神,故又名太乙山。山间有太乙谷,谷水流入滪水。谷口有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修造的太乙宫遗址。自入山约5公里,便到达名集中点的大正峪村。村前怪石林立,盘旋而上,俗称十八盘;村居峰顶,三面翠峰环列,只有西南方较开旷;村旁有太乙池,传说是唐天宝年间,山峰崩裂,山水堵塞,汇集成池,池水碧青,面积约7公顷。山影倒映池中,令人有山中有水、水中有山之感。池中盛产鲤鱼,游人可憩息垂钓。村东南有龙涎窝,瀑布汹涌,吼声如雷。村东北有老君庵、金胜堂。村西有冰洞,虽盛夏亦有坚冰垂凌;除了这冰洞,还有风洞,经常风声呼呼,别具洞天!村东还有金华祠、玉案峰等峭壁耸立。
每当风和日丽,这终南山区自然是山清水秀,游人如织;山峦迭宕,林深绿幽;水光山色,清秀逸人;总会让人有一种“绿水青山,好呀吗好风光”的美妙意境!谁不想去享受享受一下这美丽的自然风光?
试看世界风云,风景这边独好!“只恐好风景,尽随伊归去;只恐好风光,无钱去消腾!”如今这中南山区已成为西安市郊区的游览胜地之一,还望各位有机会到此领略一下这秦岭之上中南山的自然风光。
说了大半天,让我们再折回头来,言归正传——
其实,耶无害对终南山的传说早有耳闻,今日他已亲临此境,心中甚是畅快。这山川的迷离,古刹的浑厚钟声,山间稀缕的游人,无不使他留恋欣赏。当他看到一对年轻的伴侣在欢笑声中一步步地登上山前石级,他不由地冲他们露出了祝福的微笑!他仿佛也看到了自己和石小梅在手牵着手喜戏的南面。然而,今天石小梅虽不在他的身边,他依然感觉是那么的轻松愉快,就象今日这晴朗凉爽的天气一样徜徉自在。
这时,又是一对对的纨裤子弟在游荡上山了。耶无害看着他们,他们也无不惊奇地回望着这位少年公子。然而,他们之间此时的心境却迥然不同。耶无害凭着他的眼力和揣测心理已能断决出走过的那群游玩公子定是京城的纨裤子弟,而且一定有不学无术的酒囊饭袋!别的不用多说,只要看看他们的衣着、听听他们的言语便可知道。而此刻的这群游玩公子却心里暗道:“看他倒像他公子哥!他怎么还牵着头小毛驴?是到京城赶考的吗?……唉!管他呢!‘文章自古无凭据,唯愿朱衣一点头!’反正我们已将文章交给了名人大官,天塌下来有老子撑着,何愁赶考之事?尽情地玩吧!……”
想到这,这群纨裤弟子又转首加快了脚步。
但是,耶无害根本不把他们放在眼里。他相信自己的文采一定能、力挫折群雄,主考官是能识得他这只卧龙的!他又何需为此担心呢?想到此处,耶无害激昂地抬头望了一下山峰之上的晴空。恰巧,两只山鹰从上空飞过,他又绽露出了潇洒多情的笑容。这样的笑容,不知曾勾起了他多少的畅想,也不知曾让多少少女所倾倒过。然而,他只愿去想去爱他自己心爱的石小梅,不愿去伤害更多的**,更希望竭尽自己的能力保护全天下受欺辱的少女们!现在,耶无害依然在漫游想望着天空、白云和山川,他那心目之中的远大抱负就好象一种无形的动力在推动着他不断地前进——前进——再前进……
“请问公子!此去京城还有多远?”一个浑厚流利的中年男子的声音打断了耶无害的思索,他急忙转身谦和地说道,“噢!我想已不足百里了。”
“多谢了!”那人向耶无害一拱手,即刻又大步流星地向前走去。俨然一派大侠之风,好不令人望而起敬!
此时,那人远去的高大背影立即引起了耶无害的兴致和警察:只见此人身着黑色服装,脚踏深筒乌龙期靴,腰束丝带,上挂一酒壶和一把三尺多长的佩刀;那宽大的肩膀之上还飘洒着盘旋而下的黑色长发……
“好精干的身段!”耶无害心中暗叹道,“这肯定是位江湖高人!据江湖传说兰陵王香满楼腰间挂有酒壶和佩刀!莫非此人就是香满楼?……不对!兰陵王香满楼腰间挂的是翡翠玉壶和蓝鞘圆月弯刀!这人腰间的刀并不是圆月弯刀!那他是谁呢?据说旋风十八骑之首的金刀老大箫道林尚在行隐江湖,如此的身段?莫非他就是箫大侠?”
想到这,耶无害再去寻视那位中年武士,他却已晃若无影无踪,曲曲的山道旁边留下的只是那错综复杂的草丛和石块……于是,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