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中,发现了大量野人脚印,长度从21厘米到48厘米,并灌制了数10个石膏模型;收集到数千根野人毛发;在海拔2500米的箭竹丛中,考察队还发现了用箭竹编成的适合坐躺的野人窝。神农架野人是神农架山区客观存在的一种奇异动物,虽然已初步了解到这种动物活动地带和其活动规律,但要揭开这千古之谜,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科学考察,神农架旅游委员会已将野考作为一项旅游项目。
野人毛发对搜集到的野人毛发,科学工作者从光学分析鉴定到镜制片鉴定,从对毛发微量元素谱研究和微生物学测试等,各项研究所取得成果表明,野人毛发不仅区别于非灵长类动物,也与灵长类动物有区别,有接近人类头发的特点,但又不尽相同。参加研究的科学家认为,野人属于一种未知的高级灵长类动物。
野人脚印科学工作者对野人的脚印的观测研究表明:在神农架所发现的野人脚印与已知的灵长类动物的脚印无一等同,比人类的脚落后,比现代高等灵长目动物的后脚进步。两脚直立行走,可确信一种接近于人类的高级灵长类动物的存在。
野人的粪便最大的一堆重1.6公斤,内含果皮之类的残渣和昆虫蛹等,可推想其食物结构,最令人惊叹的是野人窝,它们用20多根箭竹扭成,人躺其上,视野开阔,舒服如靠椅,经多方面验证,此绝非猎人所为,更绝非猴类,熊类所为,它的制造与使用者当然是那介于人和高等灵长目之间的奇异动物了。
■自然资源
神农架境内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一是水能资源,境内有玉泉河、当阳河、沿渡河、阴峪河四大水系,分别注入长江和汉水,地表水径流量22亿立方米,河流落差大,流量相当稳定,水能理论蕴藏53万千瓦,可供开发的达27万千瓦;二是矿产资源,据地质部门初步探明,神农架有磷、铜、硅石、铅锌、水晶、玛瑙等二十多种矿产,其中磷矿的远景储量为5亿吨左右,尤其是硅石,储量大,品位高,很有开采价值,境内还发现了国内稀有的矿石——冰洲石。
最佳旅游时间
神农架的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基带,随海拔增高,依次迭现暖温带、中温带、寒潮带等多种气候类型,境内极端低温-21c,极端高温38.5c。
每年九月底到次年四月为冰霜期,山内气候不十分稳定,东边日出西边雨的现象时有出现,有一首诗是这样描绘神农架的气候特征的:“山脚盛夏山岭春,山麓艳秋山顶冰,赤橙黄绿四时有,春夏秋冬最难分”。
每年的六月至十月为神农架旅游的最佳季节。
节日
神农架地区的少数民族众多,每个民族的年俗也各不相同。
土家族:土家人过年比汉族提前一天,称为过“赶年”。据说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鄂西土司奉调沿海抗倭。在年底的一次战斗中,土家勇士为防敌人乘过年偷袭,便提前一天过年,以后渐成习俗。土家人过年时,堂屋用青布遮盖,祭祀的饭上放着腊肉、糍粑,上插松枝、梅花,并放一小竹篓子,内装筷子。据说青布表示军营,筷子表示箭,意味着过年也要防止敌人偷袭。有的人家过年后,全家老小背上衣服、被子等物,满山坡奔跑、躲藏。
苗族:苗家人除了腊月三十过年外,还过本民族的年。一般是腊月三十过“送年”,正月逢“午”过“祭年”,初七过“人年”。据说一次流官驱赶苗人时,苗人分散逃跑,直到正月才相聚在大山洞里,此日按甲子推算,正好逢“午”,于是苗人就有了逢午过年的习俗。过祭年时禁忌吹口哨、到菜园找菜和挑水,而且吃饭时要关门。晚上不能讲血,睡觉不能讲话,小孩不许啼哭。苗族认为“人”为七,便定于正月初七过“人年”。
侗族:侗族流行过“重年”,过重年就是一天吃两次年饭,第一次吃白饭或吃青菜稀饭,第二次吃“合米饭”和丰盛的酒肉饭。其来历有二:一说某年朝廷捉拿侗人,各家各户于年三十吃了几口饭就跑,天黑时才安顿下来,但发现带来的菜和饭已混到一起了,于是就弄一餐“合米饭”吃了;一说侗人祖辈穷,年三十无米下锅,只能吃点青菜稀饭,待上山挖了蕨菜之后才有了一顿稍微丰盛的年饭。
风景点
■大九湖景区
大九湖景区是神农架山脉西端的起点,距松柏镇3公里,可通往巴东神农溪;是以高山草甸、湿地和牧场,土家族民俗观光度假为主的风景区。
大九湖山间盆地面积36平方公里,海拔1700米。炎夏不热,宜于避暑;冬季可开展冰雪旅游,有奇特的冰川地貌和奇异动植物供科研考察。主要景点有:高山平原、梅花鹿圈养场等。
■木鱼景区
木鱼景区在林区南部,海拔1200米,气温凉爽,水源充足,距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中堡岛仅100公里,距松柏镇112公里。
该景区以神农文化为内涵,集淳朴小镇与珍稀濒危古树为一体。主要景点有:神农祭坛、小当阳、香溪源、杉树坪原始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