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第2页)
还有在网上买的挂面、刀削面、牛筋面,碱水凉面,热干面,米粉,米线也零零总总的摆了一堆,这些都是她看美食视频的时候买的视频同款。
速食的东西她也买了不少,方便面,螺蛳粉、酸辣粉、自热火锅、自热米饭、冷面、红油面皮等等,这些都是她看吃播时被安利的。
除了这些,还有各种零食,糖果、巧克力、薯片、辣条、牛肉干,猪肉脯、小鱼干、小麻花、锅巴,饼干、矿泉水、饮料和各种果脯,整整一面墙都被放满了。
她买的都是比较耐放的,主食偏多,因为新鲜蔬菜放不住,她还买了两大袋子蔬菜干。
越灵粗略计算了一下,这些东西够她一个人吃上七八年了,如果加上她妈的话,这些东西也能吃上三四年,至少短期内不用担心吃饭问题了,况且她也不是那种坐吃山空的人,她和妈妈两个人有手有脚,总不至于把自己饿死。
越灵关上储物室的门,又走到自己的衣帽间,她好歹也算个当红明星,平时又爱打扮,所以当时装修的时候专门留了一间房子装成衣帽间。
衣帽间里挂得满满当当,品牌赞助的各种礼服,大牌私服,机场穿搭,还有各种款式的小众轻奢品牌服装,整整放了一衣柜。越灵之前缺钱的时候还做过网上的服装模特,店家送的各种衣服算下来也不少,春夏秋冬每季都有,加上她平时喜欢看美妆和穿搭视频,种草了好多各种风格的衣服和饰品,所以她是不缺衣服穿的。
衣帽间最里面的一面墙放满了林林目目各种鞋子,高跟鞋、平底鞋、帆布鞋、休闲鞋、马丁靴、长筒的、短筒的,各种各样,其中大多是合作品牌送的,都还未拆封过。
唯一要顾虑的就是适合六七十年代穿的衣服和鞋子并不多,但其实挑挑拣拣也够用了。
越灵之前有个思维误区,她总是觉得那个年代是灰扑扑的,人们的衣服也大多是黑灰,军绿这种深色系,但其实是因为受到了之前看过的纪录片的影响,那个时候留下的影像资料都是黑白的,不管穿的什么颜色的衣服,拍出来都是黑白两色。
建筑、风景、人们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其实都是缤纷多彩的,但是因为技术原因,后世呈现的黑白纪录片,总归给人一种昏暗阴沉的刻板印象。
直到她有了这具身体的记忆,才知道六七十年代的穿衣并非只有那几个颜色。当然主流还是黑灰、军绿这些结实耐脏的料子,但小碎花,格子、红的绿的黄的街上各种颜色的衣服都有,不过比较少而已,毕竟人们这时候在穿着上主要的要求是结实耐脏,再说连饭都吃不饱,哪有心思在穿上穷讲究,但是也有条件好的,有关系能弄到布的,穿的比较亮丽,这样一来,越灵衣帽间的许多衣服穿出去也不会太扎眼。
现在看来,未来几年的吃穿问题基本是不用愁了。越灵满足地叹了口气,最大的后顾之忧解决了,如今最重要的就是摆脱目前的困境回城。
但是想要回城,必须有村镇公社或生产队开具的介绍信,否则是连县城都走不出的。
越家所在的石门村生产大队,队长王爱国,平时村里人有个急事出远门走亲访友,都是找他开介绍信的,大队的印章就在他手里管着,也就是他要把越灵说给自家小儿子。
既然他家已经和陈婆子就亲事达成共识了,那越灵显然不能直接找他开介绍信,不然不说他肯不肯开,只怕越灵前脚找过去,后脚陈婆子就听到风声了,到时候不但人走不了,说不得陈婆子还会提前将人嫁到王家去。
越灵精神放空思索着,眼睛不经意扫过茶几上一张她签了名的大幅海报,那是她工作室准备给粉丝做抽奖福利用的,她盯着海报右下方自己龙飞凤舞的签名,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
对啊,她最初走红的那段时间,经纪人专门请人给她设计了签名,还给她买了字帖催促她练字,当时为了签名好看,她整整临了两个月的字帖。
字帖是在网上买的,包裹里当时还送了一个签字笔和十六个笔芯,这种笔写在字帖上过半个小时字迹就会自动消失,从而达到可以反复临帖的目的。
越灵心中一动,有了这个笔,她就知道怎么做了。
第二天清晨,越灵五点多就被院里的动静吵醒了。这会儿正是八月中旬,还在末伏里,雨一停天气就变得闷热无比,只有早晨和傍晚天气比较凉快,村里人上工也是趁着凉快,赶在六点钟左右就扛着农具到地里了,一般干到九点多回家吃早饭。
早上越家人急急忙忙赶着出工,没人管东厢房的越灵,直到9点多回来吃早饭的时候,孙燕才拿着一个杂粮馒头进了东厢房。
越灵靠着墙根半坐着,她早上醒来发现自己手腕内侧多了一个小小的、房屋形状的纹身,这就是她的金手指了,随着时间慢慢过去,这个纹身会越来越淡,直到五年后完全消失。
她早上醒来在房间里拿了一个面包吃了,还把今天要用的笔拿出来了。孙燕拿着馒头进来后,越灵简单和她寒暄了几句,便直入正题。
“二妗子,我有一个办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