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退烧良方
宁宛童定睛细看,那人竟是忍冬。
“你怎么来了?”
“你要什么?”
宁宛童和忍冬同时问出了声。
顿了一会,宁宛童讪讪地挠了挠头,“我要几块鹅卵石,小一些的,平滑些的。”
“嗯。”忍冬低低应下,弯腰一捞就是好几块,抬手递给她。
摸着冰凉的小石头,宁宛童展颜一笑,“多谢,我先进去了。”
这里距离镇上太远,药材不够,只能先用物理降温的办法。
而小成烧成这样,最好的方式是用毛巾包好冰块,分别放在额头和腋下,并且隔几分钟替换一次,达到快速降温的目的。
但是这里没有冰块,只好用阴凉沟渠里面的石头来代替。
另一边,孙大娘火急火燎地烧上水,猜到自家孙子的情况不容乐观,忙不迭地冲回来,刚好看到宁宛童脱下小成的衣衫,把又扁又圆的石头块夹在小成的腋下。
早就知道宁宛童治病不同寻常,族长家的大儿媳生孩子,她直接就上刀子了,还在肚子上划了个口。
可这会,怎么又用上石头了?
“这是……”
宁宛童一见孙大娘来了,立马道:“孙大娘你来的正好,快过来帮忙。”
孙大娘依言走过去,听宁宛童的指示,把小成扶着半坐起来,还得扶好小成的两只胳膊,不能让腋下的石头掉出来。
而宁宛童自己,则拿着两块大些的石头,一只手把石头块贴在小成额头上,另一只手则拿着石头,在小成的腹部和背部来回摩挲。
不出一会,她手里的石头块就变得温热了,额头上也已经布满了细汗。
“忍冬,我还要石头。”
听到宁宛童的喊声,守在屋外的忍冬立即跳下沟渠,多捡了几块石头送进来。
看着屋里的情形,和宁宛童的举动,忍冬也和孙大娘一样,愣了许久也回不过来神。
宁宛童怎么总有这么多稀奇古怪的方法?
“能不能再请你帮我一个忙?”宁宛童快速换上冰凉的石头,偏头看向忍冬。
“你说。”
“去隔壁看看锅里烧的水,温热就行了,不用太烫,把水放进大木盆里,端进来就好。”
孙大娘的力气不够大,而忍冬的伤势已经好得差不多了,又身怀武艺,这种重活,交给他再合适不过。
就是不知道他会不会答应……
本以为忍冬会像之前一样,对宁宛童的辛苦视若无睹,谁知道他只是轻轻点点头,便乖乖地走了出去。
宁宛童眨了眨眼,难道是她早上的激将法生效了?
让忍冬发泄过情绪,又劝了劝,便好了许多?
想着,宁宛童禁不住笑出了声,随即摇摇头,把思绪撇开,继续用石头给小成降温。
孙大娘看着宁宛童又是皱眉又是笑的,心里是越来越不明白现在的年轻人了。
之前去请宁宛童的时候,明明看着这小两口亲亲热热,现在倒好,又互相客气起来了。
诶,弄不明白。
“温度降下了一些。”宁宛童来回给小成换了三次石头,来回给他滚动腹部和背部,总算是有了些效果。
这个时候,忍冬也已经把热水端了进来。
“辛苦你了。”宁宛童走过去试了试水温,随即把小成抱起来,整个放在大木盆里泡着,一边让孙大娘帮小成搓洗,一边给小成把脉。
约莫半盏茶的功夫,高烧总算是降了下来。
“孙大娘,我现在要去山上采药,会想法子给小成凑出几副药来,在这期间,你记得准备点清淡的粥食,若小成醒了就喂给他吃,另外就是不能让他再着凉了。”
宁宛童松了一口气,又想起昨天才和刘婶说好要去山上草药的事儿,再加上小成不喝药是不行的,只好先这样安排。
“好好好,我记下了。”孙大娘连连点头,只是心里还有些七上八下。
看小成这副酣睡的样,真好了?
“那好,我们先走了,晚些就过来。”宁宛童也不耽搁,叫上忍冬就走。
看着宁宛童轻松带笑的神情,忍冬不禁多看了她好几眼。
这个小姑娘,小小年纪,明明也处在绝境,却活得像才升空不久的朝阳,绚烂夺目。
不仅像是什么都打不倒她,还会许多稀奇古怪的东西,偶尔冒出来的那些话,也让人听不懂。
比如那些……垃圾食品?
闻所未闻。
忍冬兀自琢磨着,没走多远,忽然听到了一阵急匆匆的脚步声,听着像是来者不善,下意识地伸手拉住宁宛童,往自己身后一送。
宁宛童一愣,抬头才发现,吴氏身后跟着两个女儿,正怒气冲冲地往这边来。
远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