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学者不承认“西王母”就是?m兹氏,他们认为西王母是昆仑上的另一个以虎豹为图腾的部落。那么除了?m兹圣母,还能有哪一个以女性为首领的部落有如此深远的影响呢?
我们都知道,王母娘娘经常洗澡,他的游泳池就是“瑶池”。瑶池其实就是一个高原湖泊,或许还是个温泉。如今学界认为瑶池有五种可能性:天山天池、青海湖、德令哈市褡链湖、孟达天池、黑海(昆仑河源头)。其实,瑶池很可能不是一处地方,而是数处地方。“瑶”就是“琼瑶”,即后人为“西王母”取的名字,“瑶池”就是“琼瑶”的“池”,也就是西王母家的洗澡堂。所以它不是一个固定地名,西王母在哪儿洗澡,哪儿就是瑶池。西王母洗澡的地方很多,于是瑶池也就有很多。《山海经校注》说:“西王母虽以昆仑为宫,亦自有离宫别窟,游息之处,不专住一山也。”也就是说,西王母经常搬家,他搬家当然要换澡堂喽,所以说天山天池、青海湖、德令哈市褡链湖、孟达天池、黑海可能都是瑶池。
许多事实都充分表明,西王母国就是?m兹氏部落,而不是另外一个杂七杂八的部落。?m兹部落在很长的历史阶段都存在着。《尔雅》云:“西荒有西王母国”。《瑞应图》云:“黄帝时,西王母献白玉环。”《贾子修政篇》云:“尧身涉流沙地,封独山,西见王母。”《易林明夷之萃》云:“稷为尧使,西见王国”。《尚书大传》云:“舜以天德祠尧,西王母来献白环五块。”《竹书纪年.郭注》云:“穆王西征至昆仑丘,西见王母。”其中周穆王与西王母的一段暧昧在历史上极为出名。
?m兹氏的后代分布很广,“三青鸟”中的“玄女部”居住在合黎山南弱水(今甘肃张掖),后迁居新疆伊犁、东欧以及贝加尔湖流域;“须女部”迁居贺兰山和东北平原;还有一支迁居涿鹿山(今河北张家口)和环江上游,后来演变为“张”姓和“杨”姓。其中部分后代借着大冰川,跨过白令海峡,到北美洲定居,成了印第安人的祖先。所以说,出国这件事并不新鲜,我们的老祖宗在几万年前就干过。考古学已经发现,北美洲的壁画上有?m兹圣母的画像和中华民族的古石器。所谓“印第安”不过是“?m(yan)地安”,“印第安”也译作“殷地安”,在古汉语里,“印”“殷”“?m”是同一个音,“印第安”人也就是“?m地安”人,属于中华人种。而且,据猜测,西南部分少数民族,甚至印度居民很可能也有?m兹氏的后代。不然为何云南的摩梭族还保持着?m兹部落的走婚制度?还有,?m兹圣母为何又称“毗湿奴”和“湿婆”?这可都是印度神话里的人物啊。
所以说,?m兹氏部落在史前史上很牛、很强大,我觉得完全值得各位看官顶一顶。呵呵。如遇断更,未更新,可到新站www.yumitxt.com(玉米小说网)查看最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