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九)
第二天晚上,陈文志惦记着仙儿,早早来到师父家。梅师傅趁师娘不在,给他煮了两个鸡蛋,对他笑眯眯地说道:“你师娘今天回娘家了,咱爷俩可以吃点好的,喝点好的。”说完他美滋滋地抿了一口小酒。
陈文志心中感动,笑了笑,开始大口吃鸡蛋,家里太穷,鸡蛋都很少吃,师父真是疼他,总是找着机会给他做小灶补充营养。
梅福看他一眼,喝了一口粥,突然问道:“昨天你在花园里?”
陈文志想到昨天晚上的偶遇,一颗心怦怦狂跳,如同擂鼓,他看了师父一眼,嘴里含着蛋黄,不敢答话,但也不敢撒谎,因此,点了点头,算是承认。
“你在和谁说话?”梅师傅看爱徒一眼。
文志只觉得一颗心跳到嗓子眼,耳朵里嗡嗡作响,如同千万只蜜蜂飞过,他焦急地思量着如何回答。
不能欺瞒师父,但他曾经答应过仙儿,不能把她和他遇见的事说出去。
她说,他是她唯一的朋友,想着她来乡下养病,一天到晚被关在房间里,没有一个说话的人,也不能出去玩,确实闷得难受,如果他告诉师父实情,估计很快,看顾仙儿的那些佣工也会知道,便不会让仙儿晚上出来找他聊天了。
毕竟,对于一个体弱多病的人来说,大晚上跑到院墙根子去吹风,是非常不智的。
可是师父待他那么好,如同亲生父亲,甚至比他过世的生父还要好,他从未欺瞒过师父———
在陈文志左右为难地沉默时,梅师傅却对他说道,“以后没事早点睡,不要一个人到花园里去说话,你也不怕碰到鬼。”
原来,师父以为他是自己跟自己说话,陈文志松了一口气,笑了笑,立马“嗳”的答应一声,嘴里的蛋黄重新有了滋味。
梅师傅拿起一截黄花梨木,对徒弟教诲道:“这人哪,要像木头一样,沉静美好。”
文志笑了,点点头,很是认同,喜欢木雕的人,爱屋及乌,进而会喜欢所有的木材。
梅师傅想了想,又对他说道,“我看你这手艺长进不少,今晚上半夜你来找我,半年了,基础知识打牢了,现在可以正式学手艺了。”
真的?陈文志眼前一亮,整个人激动得,胸腔里仿佛住了一只兔子,立马站立起来,恭敬地答应一声。
梅师傅笑笑,母老虎不在,他浑身放松,抿了一口酒,又得意地说道:“昨晚上你在后花园,有没看到隔壁那栋漂亮的大房子,十三间头的,雕梁画栋的?”
陈文志一呆,原本夹着鸡蛋的筷子又缩了回来,那不是仙儿住的房子吗?令人印象深刻的卢宅。
陈文志不知道师父话里的意思,点了点头。
梅师傅得意地说道:“那是我盖的,除了地基用了石头,其它的部件全部用的是木头,那可是上好的红木啊,贵重得很!住在里面,什么香也不用熏,木头的香气就能保持许多年呢。呵呵呵,呵呵呵,卢宅啊,卢宅,为师的得意之作——”
梅师傅说起隔壁那栋漂亮的木结构的大房子,脸上焕发出异彩,他摸着下巴,眼睛像宝石般闪亮,这是他手艺人的骄傲。
陈文志立马真心地说道:“师父,我看到了,卢宅的上梁礼我也去看了,当时您坐在首席,接受四方敬酒,那感觉,简直像皇帝哩。”
“哈哈哈,哈哈哈。”人人爱听奉承话,梅福被徒弟的话哄得哈哈大笑。
陈文志仰慕地问道:“师父,什么时候我能有你这样的手艺呢。”
“会的,只要你好好学,那房子啊,虽然是师父造的,可不是我的,是城里的卢老板的。”
卢老板?陈文志思量着,那应该就是仙儿的父亲吧。
梅师傅继续说道,“卢老板可是城里出了名的大老板,他有一个很大的厂子,叫做‘连海营记’,还有木雕厂,家具厂,建材厂,既做木雕,又卖建材,给他干活的工匠师傅有几百个,我只是其中一个。”语气十分崇拜。
陈文志心里莫名地有些温暖,想着仙儿真的没有骗他,他的师父果然只是她父亲手下的工匠之一,他畅想着,假如有一天,可以看看这个卢老板,见见他手下的几百名工匠,那么,他岂不是等于有了几百个师父吗?如果能够博采众家之长,他以后肯定会有出息。毕竟师父说了,他只是连海营记几百个工匠里的一个,所以,由此推断,其它的工匠,他们的手艺,肯定和师父一样精绝呢。
连海营记,多么大气的名字啊!这个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