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朱三太子京城起义 康熙大帝铁腕镇压(第2页)
郎廷枢还想在说什么,周公直不由分说,拉着他就往大门口走。郎廷枢也是个胆小怕事的人,想想周公直的活确实有道理,便快步跟上。
周、郎二人刚走到门口,便被守卫拦下。周公直说:“兄弟,我二人有急事出去开门。”
“有少主手谕吗?”
“我是周公直,这就是我的家!我二人奉少主口谕,急办军务,休得阻拦!”说着便夺门而出。守卫听奉了少主口谕,见又是周公直,便没再追赶。二人出了门,疯了似的朝旗主祖永烈家跑去。两人进了祖府,急道:“祖大人,不好了!朱三太子和吴应熊要反了!”
祖永烈忙扶起二人:“什么?这不可能吧。”
“千真万确!他们人现在还在我家里开会呢,说要举火为,反清复明!”周储急得直叫。
“不好!我们要快去向皇上报告!”祖永烈据案而起,拉着二人便飞马赶往宫中告急。因大内禁军换了人,三人很费了些周折才说服了善朴营标军,带他们见了内务府堂官,才放进宫去,时太阳已近落山,康熙正打算去兰子姑娘那里找找乐子,却见祖、周、郎三人连滚带爬得跑了进来,跪倒便说:“主子,大事不好!朱三太子和吴应熊密谋造反,正在周公直家开会呢,将要举火为,攻打大内!”
“什么?竟有这等事?”康熙极为诧异地问,“这种事情可开不得玩笑!”
“真的!我们以脑袋保证!千真万确!现在他们人还在周公直家呢,而且那个朱三太子还说,吴三桂已于腊月初一在云南起兵反清了!”
“胡说!他那是以壮气势!”康熙见三人紧张惶恐的样子,不像造次,“那他们还商量了什么?”
周公直定了定神说:“他们准备在大佛寺、妙应寺、文祠、孔庙等十三处地点以及宫中举火为,一齐造反!”
康熙一听宫中竟也有内奸,顿觉事态严重,也来不及请示孝庄太皇太后了,就地吩咐道:“索额图!”
索额图撩袍跪下:“奴才在!”
“你领禁军一千人马,护卫宫中,凡有细作,格杀勿论!”
“嗟!”
康熙眼中放出凶恶的光芒:“图海、祖永烈、周公直、郎廷枢!”
“在!在!在!在!”四人依次答道。
“你们领八旗四千军马,火速赶往周公直家中,将谋逆分子一网打尽!”
“嗟!”四人异口同声。
“明珠!”
“奴才在!“
“你领绿营和锐健营一千人马,散处城内城外,巡视上述十三处地点,发现放火者,即行剿灭!”
“嗟!”
这三哨人马,领命而去。康熙这才稍松了口气,走向孝庄汇报。
朱慈炯正与众人准备歃血盟誓,忽然发现周公直、郎廷枢二人不见了。“你们谁看见他们两人了?”朱慈炯厉声问。
“好像看到他们出去了。”
“出去干什么了?”朱慈炯有些急了。
“不知道,可能上茅房了吧!”
“快去找!还愣着干什么?”
这时有人慌慌张张来说:“少主,门卫说周、郎二人说是奉了了您的口谕,急办军务去了!”
“不好!”朱慈炯脑子“嗡”地一声,差点跌倒,左右急忙扶住地坐下,“废物!联已经下令,非手谕不得外出!”
两个守卫听,忙下跪求饶。
“哎!说什么也已经迟了。既然事已败露,只能铤而走险了,”朱慈炯长叹一声,“传联旨令:就在今晚起事,举火!”
众人乱作一团,急忙奉命而出,丑末时分,火起了。先是城东北响起爆炸声,紧接着西边又是一团火球,炸雷般响了一声。只见卧佛寺方向,浓烟冲天而起,火光照红了一片。未几,西南边鼓楼也起了火,这次响声更大、火光更亮。朱慈炯见火起来了,锰地想到吴应熊还在这里,忙吩咐道:“黄吉、陈益!”
“在!在!”
“这是出城的令箭和勘合,你地珍快护着世子,星夜出城!”
吴应熊一听要让自己先走,忙说:“陛下,我不能抛下弟兄们,自己逃啊!父王让我在腊月初一前回去,要走我早走了,何至……”
朱慈炯不等他说完,急忙打断:“不要再耽误时间了!世子,我们绝不能连累你,不要再多绕舌了,快走,要不就来不及了!”
黄吉、陈益赶忙架起吴应熊,不由分说,飞马朝城南门而去。
宫中的内应首领侯文见到水光已起;不觉一惊。“提前起事了!”他大喝一声,身边立时聚集了一百余名太监。这些太监都是前明时就在宫中做事,那时虽然也是卑贱,可至少还是个人。现在于这清宫这中,没人拿他们当人,甚至连奴才还算不上,就是畜牲。他们心中都充满了对清人的仇恨,因此都聚集到反清复明的大旗之下。
“弟兄们,现在,复仇的时刻到了!”侯文一声令下,众人便朝漆黑的乾清宫杀去。霎时间,大内一片骚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