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后她抬眼看着四周,打量着这里的环境,想到上一次吃泡面的场景。
还是在那个狭窄破旧的出租房里,冷漠的雨水和咸湿的空气,于此一天一地,差距甚远。
回过神来,祁珈打开了手机,准备点外卖。
手机顶部有微信的提示。
***
江现收到祁珈的回复后,等了一会儿才去看。
只有一条,是张照片。
他大概能从照片中分辨出这是祁珈的书桌。
照片上是数学题,有半页,上面还有黑色的字迹,是写的答案。
祁珈的文字和她本人一样,大气张扬,一笔一划连贯随性,不是规矩的行楷,更不是小家碧玉的字体,却偏生令人一眼见了,就只觉得这字好看顺眼。
最上面的计算题旁边,只有答案没有过程,寥寥几笔,几个数字。
最后一题倒是废了点笔墨,旁边还有被涂乱的黑点,打了一个明晃晃的叉,想来是错误的做法。
江现盯着她的解题过程,看了两秒,抿着唇,退出图片,给祁珈编辑信息。
Jx:你最后一题答案错了。
对面很快回复,“?”
祁珈点了外卖,便百般无聊的躺在沙发上,找了一部纪录片出来看。
她还在荞镇的时候,福利院有一台电视,经常放的就是纪录片,人文自然、历史美食,在她从未离开荞镇那一亩三分地,开始张扬外面的世界,便是从纪录片中了解。
她现在看的纪录片名为《孤山路31号》,讲的是西泠印社中的《湖光记》
地点是在杭州西湖。
祁珈听着讲解,眼前是孤山的美好,在想去的地方中又添加了一个名字,以后有机会她就要去这里看看。
她喜欢看纪录片,时常是觉得安静美好且向往,并不是如他人所说的枯燥无趣。
多数的时候,她以看纪录片来缓解心中的烦闷,尤其是在她受了委屈或者打架以后,总会看看纪录片以此来消遣郁闷的心理。
这时微信突然响起,祁珈从影片中抽离出来,点进微信中,看到江现发来的新消息。
缓缓打出了一个问号。
祁珈:“不应该啊,我算了两遍。”
江现想到她书页上那一个大叉,翻出照片又多看了两眼。
其实祁珈第一个解题思路没问题,只是复杂了,导致算到后面她自己都凌乱了。
然而第二个是直接与题意背道而驰。
老实讲,祁珈第二个算出来的答案还不如第一个的半途而废。
江现:“的确错了,我给你看正确答案。”
这种题不算难,江现扫一眼题目大意,脑中就能描绘出过程,心里的答案就出来了。
但仍然动手一一写出来。
后拍照给祁珈发过去。
江现:“你看。”
祁珈也正等着他的答案,连纪录片都暂时顾不上。
到了高二,学习难度以肉眼可见的增大,祁珈又是个半调子的主儿,这次月考她都没想考出好成绩。
后悔是没有用的,只能吸取教训,下次再接再厉。
对于学习,她的态度可以说是轻佻,但不是无所谓,表面上她不太正经,吊儿郎当的,私底下回到家,还是要看书。
祁珈对自己的答案十分坚信,直到看到了江现的解题过程,才恍然大悟。
等了一分多钟,江现又发来一条消息:“看懂了吗?”
祁珈不得不承认,江现的确很厉害,他成绩好,不只是说说而已,更不是虚假的吹嘘。
祁珈慢吞吞的回复:“懂了。”
江现:“嗯。”
两人没在说话,隔着手机祁珈虽然有点不自然,但也不至于尴尬。
没过多久,外卖到了。
祁珈点的披萨套餐和黄焖鸡米饭。
饭盒一打开,香味瞬间扑鼻而来,祁珈深深嗅了一下,满足的闭上眼。
披萨套餐里送了冰可乐,祁珈拆开喝了一口,又匆匆跑上楼,把手机支架拿着,再次回到客厅时,重新翻出了纪录片来看。
祁珈觉得惬意极了。
正当她受美食影响,深深沉迷其中时,微信再次响起。
祁珈动作猛地一顿,皱起眉。
还是江现发来的消息。
祁珈迟疑了。
不懂江现今天怎么话这么多。
虽然两人加了微信,很少聊天,平时在学校里鲜少开口对话,除了那次意外,祁珈对江现都是避之不及的。
但如同以前一样,关于江现的流言蜚语,满天都是,整幢教学楼都有关于他的。
走到哪里祁珈都能听见,尤其是在才艺表演大会结束后。
连带着祁珈,都小火了一把。
到食堂吃饭的时候都感觉到别人对她的指指点点,异样眼光。
祁珈虽然不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