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的鲁正业,当然清楚这辆进口奔驰车价值几何。
刘铭谦虚道:“呵呵,一个朋友借给我开而已。鲁哥,这段时间,车就你开着吧,我平时走路上班,根本用不上,正好方便给李哥代步。”
鲁正业平时生活十分枯燥乏味,就是喜欢鼓捣各种车辆,一听刘铭随手就将这么好的车拿给他开,便咧嘴点头答应了。
在回机械厂的路上,当刘铭问起,港务局机修厂众人情况时,不禁又是一番唏嘘。
原来,机修厂赵总去年底被诊断出恶性肿瘤,被迫提前养病,李长生又卧床不起,机修厂群龙无首。局里几次开会研究,最终拍板决定将机修厂拆解,分散安排到各个分公司的设备维护组中。
等到李长生从医院走出来时,机修厂已经被拆解完毕。
上一次的鬼门关之行,让李长生开悟了很多,进行康复训练之后,他并没接受几家分公司的邀请,而是决定离开这个他勤勤恳恳工作二十余载的港口,到外面的世界看看。
正巧,这个时候刘铭打来问候电话,当刘铭了解到李长生的想法后,第一时间真诚邀请他加入自己的计划。
李长生也是刘铭在国内第一个吐露自己心中计划的人。
更让刘铭惊喜的是,司机鲁正业也决定跟李长生一同来盛京。
刘铭可是亲眼见识过这位大哥的身手,他的加盟让刘铭莫名地多了一种安全感。
两人对九分厂改制成安装公司很感兴趣,但是厂里仍需等着走招聘流程,所以两人暂时作为九分厂特聘讲师的身份进厂授课,授课费为每月5000元。
第二日,刘铭将二人引见给钟城,光听刘铭介绍,钟城便知道,自己这小小的九分厂又将迎来一尊大神。尤其是他的遭遇跟分厂员工产生同病相怜的共鸣,很容易便被接受。
有了李长生这位现场大神的加盟,九分厂改造升级的进度大大加快。
刘铭计划在这几个月,同钟城一起打通销售公司以及各分公司的关节,使九分厂的安装指导工作实际运作起来。
又是月底的项目会,由于七部提前完成公司交给的所有计划任务,刘铭首次在会上被杨斌点名表扬。现在,外贸分公司所有人都已经知道刘铭这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会后,刘铭被召入杨斌的办公室。
“协助三、八部投标?”刘铭愕然道。
杨斌开门见山道:“对,咱们下半年只有这两个部,手上的重点项目还没开标,我准备给你再加加担子,年轻人能者多劳嘛。”
刘铭有点懵,“可我对其他部的项目还不是很熟悉。”
“没关系,我让执行部的齐浩跟你配合,这次我们集中全公司的力量,打一场硬仗,争取在年底前拿下这两个项目。”杨斌鼓励道。
刘铭注意到,杨斌并没有提到订单一旦拿下后,如何分配销售业绩,想来是铁了心要自己做一把绿叶了。
不过既然准备让自己当这绿叶,那杨总怎么样也得撒出来一些“肥料”吧。
在刘铭积极讨价还价后,杨斌决定随后的中标项目,优先使用九分厂这个兄弟单位的安装指导队伍,如果效果良好,外贸将与九分厂签长期合作合同。
刘铭一边打电话通知钟城这个好消息,一边走进执行部的办公室。
“刘部长好。”一个坐在门口的女孩儿,见来人是刘铭,忙站起身来打招呼,现在刘铭可算的上是近期外贸八卦消息中的红人。
“你好!我找齐浩部长。”
“找他啊,在办公室,我领你去。”女孩热情道。
刘铭从女孩的口吻中,似乎听到了一丝其它的意味。
敲齐浩办公室门时,刘铭隐约听到齐浩在里面讲电话。
这是两人第一次正式认识,齐浩,三十岁出头,便已忝居部长之位,尤其是合同执行部这种一把手的嫡系部队,显然这个人的能力得到杨斌的认可。此人身材瘦高,面色白净,两片嘴唇很薄,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
第118章 膏药
只见齐浩笑容可掬地站起身来,请刘铭入座。
“哎呦,刘部长!你好你好,今天总算是见到真神了!”
“您客气了,我……”
还不等刘铭说完,齐浩自顾自的道:“自打您一来外贸公司啊,咱公司的业绩立马就窜起来一大截啊!我们杨总,平时无论大会小会,都必然提到您,要求所有部门都要向七部学习,向刘部长学习!”
“过奖,这……”
拜年话从齐浩的嘴里滔滔不绝的涌出来,刘铭除了“客气,过奖”,一句话都插不进去。
终于,在齐浩夸到“七部肯定会拿下外贸公司今年的销售状元!”时,喘了一小口气,才被刘铭抓到机会开口。
“咳咳,齐部长!我是奉杨总的指示,找你来了解三部和八部盯的那两个重点项目情况。”
齐浩眨巴了下眼睛,“哦,原来是这样!”
一听刘铭提到这两个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