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八零之女配逆袭记 (.org)”查找最新章节!
高老师穿上呢子大衣是如此的漂亮, 给刘大银打了免费的广告。
这个年纪的人正是爱美的时候,何况她们又是“天之骄子”, 家里要是不拖累, 比大部分同龄人还要有钱呢。
更多的人围了过来。
一上午的功夫,刘大银就卖出了两件呢子大衣,牛仔裤更是全部都卖光了。
还有两个同学还问刘大银明天还来不来, 还有没有牛仔裤。
听她们话里的意思, 这牛仔裤又叫喇叭裤,在省城的年轻人群体里最是时兴, 买一条可不容易。
刘大银把这些都记在心里, 等明天见了小张, 问问他还有没有这牛仔喇叭裤。
短短一上午的功夫, 刘大银卖衣服就挣了两百多块钱, 这在以前, 她可是想都不敢想啊。
有钱了,刘大银心里也有底气了,中午带着儿子吃了一顿好的。
上午卖衣服, 下午她就去卖烧鸡。
还是在大学门口, 不过不是上午的那个大学, 而是江闻钟在的那个大学。
女生爱美, 衣服当然卖的比较快。男生大部分爱吃, 烧鸡当然卖的更快了。
刚把烧鸡摆上, 就有人上来问:“大姐, 你这烧鸡怎么卖?”
刘大银抬头一看,还是个“熟人”。
是她上次来学校找江闻钟时碰见的陈老师。
不过他没认出刘大银来。
毕竟刘大银和上次来的时候,有了很大的变化。
上次刘大银穿着肥大的衣裳, 从家里直接来的省城, 脸也没洗,头也没梳,加上神情悲愤,倒像个疯子一般。
这次刘大银特意穿的最好的衣服,脸洗了,头梳了,神情都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陈老师当然认不出了。
“你这烧鸡怎么卖的?”陈老师问道。
“七块钱一只,不要票。”刘大银把牛皮纸打开,好让陈老师看个清楚,“我这烧鸡都是去年养的,一只鸡最少三斤。我家这手艺是祖传的,祖上曾经是给皇上做饭的厨子,包管您吃了第一次还想吃第二次。”
陈老师仔细看了看刘大银的烧鸡,确认比供销社卖的要大上不少,满意地点了点头。
“你这烧鸡是不错,最便宜多少钱卖?”
“您要是要的话,六块五毛钱一只,再便宜不了了。”
陈老师扶了扶眼镜,还价道:“六块钱一只。”
刘大银:“那可不行,六块五已经是最低价了。”
陈老师:“六块二,你卖不卖。”
刘大银:“要不是看您是个老师,六块五我也不卖的。”
陈老师微微讶异:“你知道我是个老师。”
刘大银谎话张嘴就来:“您这打扮,这气度,一看就是是有学问的人,再说了,您身后就是大学,所以我猜您是个老师。”
陈老师被恭维的很很舒服:“你倒是观察的仔细。”
“我这一辈子,最尊重的就是读书人,”刘大银道:“您要我这烧鸡,六块三,这是最低价了。”
刘大银来找江闻钟的时候,这个陈老师对他们态度还不错,并没有因为江闻钟是他们学校的学生就偏袒江闻钟。
刘大银一向敬重读书人,对这个陈老师的印象很好。
“六块三,我要了。”
陈老师从兜里掏出钱包,数出六块三给了刘大银。
拿到烧鸡,陈老师先放到鼻子下闻了一下,心满意足道:“大姐,我一闻这味,就知道你家的烧鸡正宗。”
陈老师刚走不久,又有两个人来买烧鸡。
刘大银说了价钱,他俩也不还价,要了一只。
等他们走了以后,李留柱跟他娘嘀咕:“娘,他们怎么都不还价啊。”
刘大银:“他俩一看就是学生,脸皮薄,不会还价。”
李留柱摸头:“这世界上还有不会还价的人呢。”
李留柱也是个男人,他赶集买东西,就是一毛钱的东西也会还价的。
“你们怎么能在这里摆摊呢?”
刘大银和儿子正说话呢,一个把头发高高扎在脑后,穿着洋气的姑娘走到刘大银的摊子前,高声说道。
这大学门口不止刘大银一个人摆摊,这个姑娘谁的麻烦也不找,专门找刘大银的麻烦。
刘大银能好惹,她眼皮一翻,同样高声说道:“咋了,为什么不能在这里摆摊?这是你家门口还是你家后院啊?这里是大学门口吧,你是省长啊还是这个大学的校长啊,管的着吗?你是天上的神仙还是庙里的菩萨啊,管的这么宽,你咋不上天呢。”
赵安安没想到自己一句话竟然惹得这个农妇说了这么多话,闻钟说的对,这个女人果然不好惹。
她是家里的老幺,自幼受宠,这还是第一次有人这样大声跟她说话。
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