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八零之女配逆袭记 (.org)”查找最新章节!
张水生买了十个包子, 他吃了五个,刘大银吃了三个, 剩下的刘大银小心包好放在一旁, 这离中午还早着呢,要是饿了正好能先垫补着。
“水生,你说咱们要不要也拿出西装在这门口卖一下。”
张水生看了一下手表, “刘姨, 这服装市场马上就要开门了,咱们还是去里面卖吧。”
这时间一到, 等在门口处的商贩们都朝门口跑去, 刘大银和张水生商量好了等下张水生先去抢号, 等到抢完号码, 他俩再把这八个大包运到市场里面去。
要想在这服装市场摆摊, 得花一块钱拿到号码牌。
至于能不能抢到好位置那就全靠自己的运气了。
张水生抢好号码牌, 两个人连扛再拖,总算把八个大包带到市场去了。
今天的运气不做,张水生抢到的号码牌对应的摊位在一颗大树下。
刘大银打量了一番这个服装市场, 市场挺大, 用砖头砌了围墙把这个服装市场圈了起来。
市场里有很多砖头搭水泥板的长台子, 水泥板上写着数字。
拿着手里的号码牌找到相应的水泥长台子, 就是自己的摊位了。
各个摊主都忙着把自己的货物摆好, 有那摆的快的, 已经开始叫卖了。
张水生在家里用硬纸板做了一个大牌子, 上面写着西装的价格,自己的地址和电报号码。
这西装一摆好,刘大银就开始叫卖了, “西装, 洋气好看的西装啊,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洋气好看又便宜的西装啊。”
她的嗓门大,嗓子粗,在一众叫卖声里一声而响,独占鳌头。
张水生也没闲着,穿上一件西装上衣,戴上自己的□□镜,手里还拿着一件西装上衣来回抖搂,声嘶力竭地喊道:“西装,港岛那边刚过来的西装,跟明星一个样式的西装,市场独一份的西装啊。”
这张水生说的没错,西装在市场上的确是独一份的。
反正刘大银举目四望,就没看到有卖西装的。
张水生和刘大银叫卖的卖力,加上西装“物以稀为贵”,他们的摊位前很快就围了一圈人。
这西装的价格都写在了纸板上,有人问到:“一套西装三十元,也太贵了吧?普通衣裳一套也就十几元,你这个是人家的两倍了。”
刘张水生手里高举着西装,笑着说道:“贵,这‘物以稀为贵’,你看看这整个服装交易市场,有第二家卖西服的吗?再说了,我这西装可是从港岛那边过来的,贵一点不很正常嘛。”
围观人哟好几个笑了出来,说道:“好了,摊主,你就不要说大话了。咱们都是老油条了,谁不知道谁啊,这整个服装市场的卖家,十家里得有九家号称是从港岛过来的,其实呢,还不是自己在家里做的。你这西装恐怕也不是港岛过来的,要真是港岛那边过来的,这一套还不够人家一个工人一天的工资呢。”
围观的人纷纷附和,都笑的合不拢嘴。
张水生也不恼,笑嘻嘻道:“我这西装的确不是港岛过来的,但是一个大学老师亲自设计,以前做西装的老师傅裁剪的。零卖四十一套,二十件以上三十五一套,四十件以上三十一套。想买的赶紧过来看看啊,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已经有好几个人围了上来,扯着一件西装摸摸看看,还要人不顾这么大热的天,穿上一件西装让同伴们品评。
这看得人多了,自然就有买的。
刘大银注意到一个人,从摊位前看了看就走了,过了好大一会儿他又回来了,开始和张水生讲价。
张水生和刘大银早就已经商量好了,这西装一毛钱的价也不讲。
那人讲了半天价,看张水生和刘大银没有降价的意思,一咬牙要了二十套西装。
要不是他钱没带够,他一定得多要几套。
算完账,刘大银给了他一张名片。
这是张水生找人印刷的,刘大银一开始还不知道这个小纸片有什么用,等张水生给她解释了,她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用的。
这看得人多,买的人少,这一上午下来,才卖出了六十多件西装。
趁着没人的功夫,刘大银问张水生:“咱们这卖的也太少了吧?”
张水生已经把西服脱了下来,□□镜也摘了下来,靠着树使劲呼扇自己的右手,听到刘大银这样问,他也不呼扇了,给刘大银解惑:“刘姨,你别急这才多长时间啊,这看得人多,就证明咱们的西装有市场。他们看了,这中午回去寻思寻思,等到下午就回来买,你看着吧,等到下午来的人准多,咱们这一天准能卖出一两百套。”
张水生这嘴就跟开了光似的,到了下午,来买西装的果然多了起来。
这一天一共卖出了一百八十一套西服,有一个人只要了一套,说是结婚的时候穿。
不仅卖出了这么多的西服,张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