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八零之女配逆袭记 (.org)”查找最新章节!
回家的时候只有刘大银和李三顺带着李开元, 走的时候,浩浩荡荡的一大群人。
三个闺女女婿和外孙外孙女, 全部都跟着刘大银户回省城了。
李留柱收到电报, 把家里新买的院子打扫了一遍,炕烧好,炉子生好, 被褥晒好, 等着父母们回来。
三个女儿和女婿是来过省城的,可孩子们都没有来过, 尽管他们下火车的时候是早上, 孩子们还是兴致勃勃, 毫无疲惫之意, 自从下了火车, 就觉得一双眼睛不够看了。
他们到省城的时候五点半多, 天还黑着,只有路灯还尽职尽责的发出光芒。
现在这个时间已经有了公交车,刘大银一行人出了火车站, 上了头一趟公交车。
几个孩子虽然好奇, 可自从出了火车站, 上了公交车就一声不吭了。
这是第一次来省城紧张了。
公交车上没有多少人, 刘大银一大家子就占了一多半的座位。
幸好是早上人不多, 要是赶上人多的时候, 他们可就坐不上座位了。
到家的时候天还是一片漆黑的, 刘大银把三个女儿女婿领到前院,在堂屋里说道:“这有三间睡觉的屋子,西边那间炕最大, 荷花住, 这间有床,留柱已经生好了炉子,莲花住,这间藕花住。你们先收拾收拾,我去做饭。”
李荷花:“娘,你先歇一会儿,等一会儿吃饭也没事。”
刘大银笑道:“我不累,等会儿吃完饭咱们在这周围先转转,等养足了精神,咱们再好好在省城转一转。”
早饭也好做,油烧好,下切好的白菜,炒好白菜倒上水,水开后下鸡蛋,鸡蛋熟了放挂面,一锅热腾腾的热汤面就做好了。
刘大银带着闺女女婿,外孙外孙女,在省城好好转了一大圈,买了许多东西,照了许多照片。
刘大银给省长写的信,一直没有消息。
刘大银几乎都要放弃了,这没有消息,就说明这个做法失败了呗。
这条路走不通,那就换一条路来走。
刘大银不知道的是,她的这封信在省委里引起了轩然大波。
省委领导连着开了好几个会,都没做出决定。
这支持刘大银和反对她的一样多。
支持者认为,刘大银虽然是一个个体工商户,但她也可以享有和国营企业同等的权利,为什么国营企业可以进口机械,个体工商户不可以?连一视同仁都做不到,那还谈什么改革开放。
反对者则认为,这进口机械不是小事,若是进口一般的日用品,那没什么好讨论的。可这个个体工商户要进口的是机械,机器设备是一个企业的重中之重,要是个体工商户都有了和国营企业一样的权利,那国营企业能干的过私营企业吗?
这经济改革短短的两三年里,国营企业的利润已经一降再降,有的企业已经是负利润了,长此以往下去,国营企业还能存在吗?这整个中国还能有国营企业的立足之地吗?这国营厂的职工又该何去何从呢。
这场争论,最后演变成了到底该不该改革开放,该不该经济改革的争论。
这一切刘大银都不知道,她每天在家里做烧鸡卖烧鸡,抽空再去郊区的养鸡场去看看,日子过得舒心的很。
大孙子李开元最近有些神秘,每天晚上回家把书包一放就跑出去玩,天快黑了才回来。
以前每天放学回家,开元就是出去玩,也只在家门口的梧桐树下玩,这几天不知道怎么了,一放学就跑的没影了。
星期天更是早早就出了门,快到中午才回来。
家里人都好奇,可他就是不说去了哪里。
一个星期六,开元吃完饭就早早出了门,刘大银不放心,就在后面悄悄跟着。
开元去了不远处的街道,那里有一排排高大的梧桐树,附近的老头老太太们最喜欢在这里下象棋,说闲话。
那里新来了一个老头,白头发白胡子,看起来岁数不小了,可精神很好。
他刚坐下后就有人跟他说话,他笑呵呵地回话,从随身携带的布包里掏出一把乐器,看起来像是琴。
老头把琴摆在街道旁的石桌上,闭眼深呼吸一口气,开始弹奏起来。
刘大银不懂音乐,可就是觉得这老头弹得挺好听。
大孙子李开元就站在老头不远处,全副心神都放在老头身上,根本就没发现他身后的刘大银。
原来这样,孩子是喜欢听这个啊。
老头弹奏完一曲,和旁人说了一会儿话,开元和这个老头看起来也认识,这一老一小不知道说了些什么,老头哈哈大笑起来。
刘大银看了一会,确定大孙子只是来这里玩,不是有旁的事,放下心来。
等开元回家,刘大银把他叫住,问道:“开元,你天天出去干嘛了,在哪里玩了?”
李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