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平原觉醒 (.org)”查找最新章节!
人困马乏。
驿道南去,穿崇山,过深谷,月下追踪一夜,终于等来天明。山崖之下,无尽云雾翻涌,飘飘渺渺,变幻无定,似轻纱随风,此起彼伏,你追我逐。东山一轮红日捧出,云海之西,千峰连绵,皆成金色。
叶露想要引马踏入云海,乘着云雾,飞抵金山之巅,据高远望,寻找无声、无息的踪迹。
终是不能,她知道,驿道路险,一步不慎,便入万丈深渊,粉身碎骨。
她再次感觉到,又到了自己也不认识的地方,前方还有一个等着自己去探寻的未知之地。就像在莽莽朝宗山中采泉时一样,每到这样的时候,她便闭目定神,让自己的意念在山岭间游荡。上好之泉就隐藏在山间的某个未知之地,渐渐地,她便觉自己的血肉布满了山间的每一处角落,汇通了山间的每一支细流,上好之泉渐渐显现踪迹。
遗憾的是,这只是她一厢情愿的幻想,只是不能带给她任何启示和指引的幻想。每一次远行采泉,她都要穿山越岭、历尽艰险,方能到达自己苦苦寻找的未知之地,采得长老们满意的上好之泉。
马蹄愈发慢了,驿道之旁,除了被野兽舔碎而烂在泥里的马骨,再无半点前人走过的痕迹。
风过处,冰冷的水滴从光秃秃的树枝上坠下来,石子一般,重重打在肩后的狐皮袄上。脸上的黑纱湿腻腻、黏糊糊的,挂在又粗又密的黑纹上。
早有刀割般的冰冷袭来,那是水滴渗进了长袄,在背心结了一层冰。白马甩起了长尾,一排腥湿的泥浆,从耳畔直洒到脚下的长靴。
“我的脸!”叶露的手指不自觉贴到了脸侧:“追不回神灵权杖,如何换回我的灵气?追不回神灵权杖,如何治得好可怜的开闲哥?”
“真要追回了,我该先去找锁魂洞里的邪术女换回我的灵气,还是先去小苗河大营救治开闲哥?若是先换灵气,朝宗山来回数月,开闲哥定已危急;若是先救开闲哥,他定然会嫌弃我丑陋的容貌。”
“还烦恼什么?已经有很长一段路没有发现马蹄印,无声、无息都已经跟丢了!哪里去找权杖?无声、无息啊!你俩到底要把权杖带到哪里去?”
“该往前走继续追,还是退回重寻?”
前路无尽,后路渺茫。
叶露索性下了马,取些干粮,递与白马吃了。自己走到驿道边,面朝金山,眼望浩瀚云海,无助坐在崖边,脑中也开始浮想联翩。
无声、无息,据传是太荆山后人。
太荆山居于群山东北,孤悬各山之外,偏远凄寒,资用奇缺。无声、无息祖辈居于望荆关。望荆关,内临太常山,外望太荆山,百里险地,连通太常、太荆。因有地利,全族之人,皆往太常山大市,遍购商货,车载马托,运过望荆关,百里之后,换得数倍钱财。
及至无声、无息父辈一代,钱财万万,良田遍于群山,士友遍于天下。后因其父贪色,冒犯太荆山山主察儿登,法理难容,一朝问罪。万万家财,俱为太常、太荆二山分夺。太荆山山主察儿登不愿背负杀人取财的骂名,遂将无声、无息全族收入囚车,发往朝宗山,呈请大宗主治罪。
无声、无息之父死于半途,临死之前,改称二子无声、无息,惟愿二子终身不问钱财之事,默默无闻,终了一生。
到朝宗山后,满殿将官个个惋惜,又因有祭礼官孔舆相保,留得无声、无息性命,后又被收入育英宫,主修兵法。
进得育英宫后,无声、无息果如其名,行不多迈半步,言不多称半字,在一众子弟中,是最不起眼的两人。叶露也曾与他们每日相见,最终却只有执礼寒暄之谊。
多年之后,狄戡征伐南乌山,无声、无息随军南征,做了谷有成随将。三人熟知兵法,共进奇计,一举击破蛮军,连败蛮王二百余里,深得狄戡赏识。狄戡收复南乌山,扶持黎恺继任南乌山山主,大胜回军,奏请谷有成领军镇守南关,无声无息为副。
南江安定数年,蛮王恢复生力,因恋群山繁华,屡又犯江,俱为谷有成所败。为除祸根,谷有成领军渡江,深入蛮荒,追击蛮王。数战下来,虽未砍下蛮王的人头,却得蛮王之心,二人结为好友,订立盟约,永不相侵,共御平原。
自此以后,无声、无息长留蛮国,助蛮王攻伐异族,再未回过群山。直到今年,平原兵来势汹汹,谷有成进言大宗主,发信蛮王来援。大宗主应允,无声、无息得以返回群山。
“谷有成不会错看蛮王,蛮王耿介,他若无心扰乱群山,无声、无息便不会为蛮王夺杖,可他二人夺了权杖,为何却又一路南逃?”
“还有谁敢夺权杖?”
“狄大将军?不会是他!狄将军骄纵自负,他连葛大人都看不上,怎会觊觎葛大人手中的权杖?”
“平原兵?神灵权杖事关此战的胜败,平原兵若知此杖之力,定会设计夺取,无声、无息若被亡魂附身,夺了权杖,也合情理。只是若依十三所说,神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