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回到三国做刘禅 (.org)”查找最新章节!
董允、郭攸之送来刘闪想要的资料,由于不识这个时代的文字和数字,刘闪只能让他们口述,自己重新记录了一份。看着这些材料,刘闪第一次感受到蜀国当前的危机和战争的残酷。
在汉代的鼎盛时期,全国人口数大约在5000万左右,据他们提供的数据,现在魏、蜀、吴三国人口总数仅有800余万!其中蜀国人口大约105万,而吴、魏两国的人口数大约在240万和450万左右。
刘闪深深地认识到:在这个时代,战争几乎全部以人为主,人口数量是一个国家战力的重要指标,蜀国竟然不到魏国的14,如果再这样消耗下去,最终灭亡的必是蜀国。
现在蜀国的军队只有20来万,能算得上“精兵”的不足10万,这个数量与魏、吴两国的80万和40万相比,简直少得可怜。
难怪诸葛亮每次北伐均不敢涉险,如果失误一次,哪怕折损个几万兵卒,对蜀国来说已是沉重的打击,然而这对吴、魏两国来说却不值一提!
看到蜀国的粮食产量,刘闪又捏了一把汗!
蜀国主要以稻谷和部分小麦为主,在这里,这些都是一年生作物;只有部分地区少量种植了一些豆类,主要用于马料。
现有蜀国的粮食储量只能基本满足国内百姓的温饱,就算想扩充军队也无多余的粮饷,如果再出现自然灾害或人为的战争损害,必将出现难以预料的后果。
蜀国除了成都平原外,很多地方都是丘陵地带,适合种植的红薯、土豆、玉米等农作物都在明朝前后才传入中国,刘闪觉得特别可惜。
在刘闪生活的现代,经常有人指责诸葛亮和姜维穷兵黩武,空耗了蜀国的国力,确实有一定的道理。
按他们的说法,如果诸葛亮和姜维能让蜀国休养生息,等到兵强马壮时,再与魏国决战方为上策。
以前,刘闪也是这种看法,然而他看到这些资料之后,终于理解到诸葛亮和姜维的无奈:他们的数次北伐,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
因为蜀国在休养生息时,吴、魏两国同样在休养生息,这两国的战争潜力是蜀国的2倍和4倍,正所谓“强则恒强”。不论战或不战,蜀国始终是最弱的一方,唯有设法以少胜多,以战止战才是上上之策。
刘闪既不懂行军布阵,也不懂兵法韬略,想要以少胜多或多打胜仗,除了拥有魏延、姜维这样的良将之外,兵卒的战斗力和武器装备也是重要因素。
这个年代没有基础的科学研究,没有相关的技术人员,更没有配套的原材料生产工厂,就算刘闪是穿越者,他也不可能造出飞机坦克等先进武器。
刘闪只能琢磨着,看能否依靠自己超越这个时代的见闻和知识,将现有的各类武器加以改进。
“陛下,您不宜再往前走了!”黄晧小心地提醒道。
刚才刘闪心里一直在想事情,黄晧提醒时刘闪才注意到,眼前的建筑跟披香殿有点类似,应该是某个妃嫔的寝殿。
刘闪停下脚步,疑惑地问道:“为何?”
“陛下,这里是永宁殿,是张皇后的寝殿。”
刘闪想起昨日翻牌子时那位内侍的话,心里也很好奇:这位张皇后能让刘禅10年不想见她,到底得有多丑?
“无妨,朕去看看!”
刘闪径直往里走,黄晧急忙上前两步拦住,躬身说道:“陛下,要不要先去通传?”
“不必,你们不用跟着我!”
“诺!”
刘闪虽然是皇帝,但怕被张皇后的丑陋吓跑引起尴尬,于是轻放脚步慢慢地进入殿内。
殿内被打扫得极为整洁,看起来却十分冷清。
殿后方是小花园,一名青衣婢女正拎着水桶浇灌园内的花草,刘闪只能看到她的背影和及腰的长发,这背影跟自己大学时候的班花特别神似。
此女子看起来二十五六岁年纪,身高大约1.70米,从背影和侧面看来,她长得比较丰满,估计120斤左右,身体十分健壮,完全不像张贵人或其他婢女那般弱不经风。
桶里的水很快就用完,女子快步走向井边,熟练地放下木桶。片刻之后,她很轻松地单手拎着木桶又来到园边。
刘闪这次看清了她的面部,这是一张娃娃脸,白晰的圆脸蛋未施粉黛,看起来肉嘟嘟的十分可爱,刘闪很想上去捏两把,最终还是忍住了。
永宁殿并不大,刘闪四周看了看,仍然没找到那位长得很丑的张皇后,也没看见其他的婢女。
刘闪知道,皇帝的后宫嫔妃由于等级的不同,配置的婢女数量也不同,记得披香殿的张贵人身边有4个婢女,而刘闪在这里只看到一个。
婢女正在细心地拔除园内的杂草,刘闪确认永宁殿只有她一个人,寻思着或许跟电视中的剧情一样,这位张皇后应该带着婢女,向吴太后请安去了吧。
由于没有见到奇丑的张皇后,刘闪难免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