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为了蜀国的利益。但是,不论于公于私,费祎的此种行为已是“辱君”的死罪,如果真造成自己跟姜维之间的嫌隙,那将是蜀国不能承受的巨大损失。
现在朝中“说得上话”的大臣跟费祎一样,都是荆州派系的“主和派”,他们知道费祎的行为是死罪,却都在不停地帮他求情。
费祎是朝中的重臣,刘闪正在考虑如何处置时,一名姜维的近卫匆匆来到殿前,将一封信亲手交给刘闪。此人按姜维的指示,一再表示这是一封密信,其内容不能轻易让人知晓。
刘闪不知道信中的内容,考虑到宫里的秘事都能轻易外泄,也担心朝中“主和派”的大臣像费祎一样从中作硬,于是收好姜维的手书,表示自己要慎重考虑费祎“辱君”之事,并未将费祎收押,宣布散朝后匆匆赶到披香殿。
或许很奇怪,由于看不懂这个时代的文字,刘闪宁可相信张贵人,也不愿相信朝中众臣,这确实有些可笑。
此时时间尚早,但张贵人早已起身,她接过姜维这封没有标点符号的手书,大致扫了一眼后流利地念出其中的内容。
刘闪听罢,心中十分不解,担心自己听错,让张贵人念了好几遍,确定没有误解姜维的意思,这才让张贵人写了两封信,亲自加盖玉玺后交给两名快马信使,让他们错开半个时辰起行,分别送去同一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