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三国志之决战天下 (.org)”查找最新章节!
收到张蓬调令李进赶紧派人告知各乡,做好出兵准备,带上三天口粮。
太史慈率领两千乡勇赶到了姑幕,姑幕县令、县尉、县丞、典狱、主薄等等……都跑了。
仅剩下一百多守军坚守,城里百姓看到来了两千乡勇,就象看到了一道曙光。8
太史慈拿着县尉的调令,接管了姑幕的指挥。一百多个守军最大的就几个队长,屯长。
“这是张县尉募集几个乡的乡勇,各位尽管安心,黄巾军武器装备落后。没有大型自重攻城器械,城墙如此坚固,几千人是攻不下我们城池的。
我们还有援军,陆续开拔过来,带我们到军备库,给乡勇更换弓弩武器。”荀谌给大家打气,顺便来撸武器装备,这是张蓬一再叮嘱的。有那么好的乡勇,缺的就是武器装备,李进花费心血三年苦练出来的兵自然是精兵。
换完了武器,荀谌看了看储备的衣物也很多,于是想着给大家换新衣说:“为了迷惑黄巾军,统一制服,衣服也一起换完。”
姑幕虽然是小县,大概五千户人,人口两万多人。但是与北海国接壤,县城就在边界线边,商旅路过很多。
县里仓库储备粮食足有十五石,这下把荀谌、太史慈乐坏了。
张蓬要是知道了,起码数天睡不着,这相当于自己在箕屋乡干三年了。
到了第五天,一万多黄巾军把姑幕县给围了起来。
几个尝到甜头的黄巾军叛军首领在城外叫阵,气焰十分嚣张。
箕屋乡运粮的精锐早到了,太史慈领了一千人出城迎战。
“来者报上名来,你爷爷我手下不斩五名鬼。”一黄巾军首领说。
“东莱太史慈前来应战。”
太史慈用弓这是不争事实。还有一样。
太史慈武器:狂歌戟
中国古代击刺勾啄短兵器。其特点一般为在端首带有横向伸出的短刃,刃锋向内,安有长柄,用以勾割或啄刺敌人。双手使用,交替攻击,使用劈、挂、刺等武技。
一黄巾军头目提起大刀冲向太史慈,只见太史慈快速拉弓放箭。黄巾军首领还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就被一箭穿心而亡。
吓得其他黄巾军胆战心惊,姑幕守军军心大振。
黄巾军十多个头目不服,于是又冲上来两人,一人使枪一人使戟。
太史慈不慌不忙双箭齐发,又带走了两个黄巾军头目。
这些黄巾军慌神了。
“好箭法,刚巧我方郧也是使弓,弓对弓。”这一股黄巾军的首领出场了,说完骑马直奔两军中央的太史慈。
连射了三箭出去都被太史慈箭射出的箭挡住了。
接着太史慈射出一箭,这一箭太史慈预判了方郧要躲的方位。射去的箭就是方郧要躲的方位,又一次一箭穿心。
城楼上观战的荀谌,这下才知道为大哥什么夸字义箭术精湛了。
黄巾军一路横扫数县,头领更是箭术高超,今天被对方一箭射死,不败神话被打破,军心不稳。
这时太史慈命令乡勇冲入敌阵,连射了十余箭,把对方的头目射杀完,群龙无首黄巾军此时吓破了胆,早有逃跑之心。
于是纷纷丢掉武器,跑得比兔子还快。
乡勇拿着长枪,怎么可能追上空手的黄巾军。
于是打扫战场,荀谌也令人出去一起打扫战场。
初次作战大捷,城里的军民信心十足,这下可以安心了,太史慈被姑幕捧成了神。
城里民众杀鸡宰羊,给乡勇送来表示感谢。
……
莒县。
张蓬于是上报,黄巾军攻城伤亡惨重,但是城池还在。叛军又准备集结几个县的叛军对姑幕攻城,张蓬请求募兵支援姑幕县。
“张县尉之前你派去的乡勇很不错,你负责募兵,再带兵去支援。”国相陈遵说。
“国相大人,乡勇武器太落装备太后了,我建议城中守军支援一两千就可以击退这股黄巾军了。”
张蓬故意说武器装备太落后了。
“中尉令各县各乡做好募兵三千事情,武器弓弩装备到郡武备库去取。”国相陈遵命令。
这中尉估计这贯是用钱买来的,自从黄巾军余孽叛乱以来,都不敢出城了。
张蓬目前在县里不能调动士兵,准备离开了国相府。
“张县尉,这段时间叛军余孽闹得凶,我肩负着莒县的安危,难以脱不开身,就劳烦你下去跑一趟了。”中尉大人以命令的口吻说。
“下官倒不怕辛苦,只是下去怕没人听我的,敷衍我了事。”
张蓬故意说。
“到时有国相文书通告各乡,你带着我的手令,上边有我大印,各县怎敢不听。”中尉自傲的说。
“这事本来就是我分内之事,您放心我给你办得妥妥的。”张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