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绍兴华越、上海贝岭、上海飞利浦、和首钢NEC等五家集成电路公司,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差距还是很大……“
“1990年启动的908工程,我们想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方面有所突破,项目由无锡华晶承担,芯片技术向美国朗讯购买,但目前的结果是:行政审批花了2年,技术引进花了3年,目前正建厂施工中,预计明年投产。当下908工程的无锡华晶项目还卡在0.8微米,能否顺利投产还有不少不确定因素。即使明年顺利投产,当下海外主流制程已经达到了0.18微米,明年即使顺利投产即落后人家五年这样水平,我们与西方国家的差距呈现越来越大的趋势。”
“于是,去年我们内地又上马了909工程,计划投资百亿人民币,由上海华虹承担,与日本NEC合作,建设一条8英寸晶圆、从0.5微米工艺技术起步的集成电路生产线……”
对于909工程,李晓凡已经非常熟悉。
李晓凡继续问道:
“倪院士,照道理我们目前可以说是举国之力在投资集成电路芯片产业,但目前来看,似乎成效不那么理想,为什么我们的芯片产业总是那么被动呢?”
“李董,这个问题太复杂了,涉及方方面面。以我个人看法,有些项目未能取得预想中的成功,深层次的原因有几个:一是我们在早期投资上项目时候,缺乏统一规划,蜂拥引进国外淘汰的生产线,这些设备在摩尔定律的驱动下,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变成落后淘汰产品。芯片行业更新速度实在太快,制程升级一日千里,国内之前这种没有连贯性的挤牙膏式投入,会陷入‘引进-建厂-投产-落后-再引进’的恶性循环,效果很差。二是国内的半导体相关人才实在是太弱,根本无法吃透引进来的技术,更遑论自主研发……”
“同时,西方国家先后用巴统和瓦森纳协议来限制向我们大陆出口最先进的高科技设备,同意批准出口的技术通常比最先进的晚两代,加上中间拖延和落地消化,基本上等内地拿到手的技术就差不多落后三代左右。这种限制在上述前面几个工程中都得到了充分体现!”
最后,倪院士道:
“李董,我们如果能说服张汝京博士早日离开TI德仪来大陆建设类似台积电这样的芯片代工厂,你又能够在硅谷和新加坡设立离岸孵化器与加速器,避开巴统和瓦森纳协议的限制,同时投资一些非常有潜力的半导体设计研发项目和阿斯麦这样的半导体设备公司,你的这个布局堪称完美啊!”
李晓凡的初步布局思路得到倪院士的肯定之后,更加坚定了他通过金融手段来布局芯片产业的信心!
“倪院士,那您抓紧办理因公出国手续,我们争取早日去美国拜访张汝京博士!”
“嗯,我知道的,但因公出国手续的审批步骤比较复杂,我们计算机所没有审批权,最终还得报到中科院总部审批。最快,我估计也得一个月时间。”
“哦,这样算下来,说不定还能赶上我那个太平洋网上书店项目登陆美国纳斯达克市场的IPO正式挂牌交易仪式时间。如果能赶上一起最好不过了,倪院士,到时候我请您一起去时代广场敲钟!”
“哈哈,如果有缘,我很愿意去见识一下传说中的纳斯达克市场,见证李董您的高光时刻!”
……
晚上,李晓凡与杨飞燕等东海科技投资公司的同事们约了王树强等一批倪院士主持的联海微电子项目的骨干们吃饭。
李晓凡进入包厢后,王树强给李晓凡介绍了一位新人:
“李董,介绍一下,这位是我们的新同事——姜立新博士,原来在京城的集成电路设计中心工作。姜博士曾经参与了熊猫ICCAD系统的研发,熊猫ICCAD系统是我国第一个采用软件工程方法自行开发集成,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功能齐全的大型ICCAD系统……”
没等王树强说完,姜立新博士打断了王树强的介绍:
“王博士,往事不堪回首,这些已经成过去时了!”
李晓凡虽然不太懂熊猫ICCAD系统为何物,但听王树强介绍起来好像很高大尚的样子,于是好奇道:
“姜博士,你们的这个研究成功感觉很厉害啊,为何说往事不堪回首哈?还有请教一下,这熊猫ICCAD系统是干嘛用的?”
姜立新博士解释道:“李董,您知道EDA软件吗?”
“哦,你说EDA我大概知道,EDA是不是英语ElectronicDesignAutomation的缩写,一种芯片设计辅助软件?”
“对,李董,您很内行啊。四年前,我参与研发的熊猫ICCAD系统是国内第一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EDA工具。”
“那很牛啊!”
“嗯,1992年我们研制成功熊猫ICCAD系统之后,曾经非常骄傲,终于突破了西方国家对我们这种高端EDA软件的封锁!但是好景不长,就在两年之后,西方发达国家看到我们研发成功EDA软件后,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