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域名(.com)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org)
神使带领天坑一族进入青铜塔,在青铜塔里,有左右两扇门,每一扇都有七八米高的样子。
神使打开了右侧的青铜门,带领大家钻了进去。在那里,他们见到了另一种神秘的生物——龙!
那些龙有成千上万条,全都盘旋在巨大的空间里,或潜或翔,对天坑一族的人根本就没有放在眼里。
神使对大家说,这些龙是被天神圈养在这里,赐给天坑一族的礼物。如果能够捉到足够多的龙,用龙血和尸体喂养神树,就能让神树突破九重天,直接到达天神的住所。
他们所有人,也将羽化飞升,拥抱阳光!
天坑一族的人备受鼓舞,他们仗着身体的特异功能,与那些巨龙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战争。
在这场延续百年的战争里,无数天坑族人死无葬身之地,但也有无数的巨龙被他们擒获,送到这里斩了喂养神树。
那是一场史诗一般的战争,每一个人都激情澎湃,渴望杀龙立功。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是他们通往地面的崇高之路,即使自己死了,也是在为后人铺路,是光宗耀祖的事情。
正是在这种大无畏的精神之下,天坑一族人对那些巨龙生物,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战争。
无数巨龙被运到这里,这里从原来的断头台,改成了斩龙台。
书写石碑的监工,已经记不清有多少龙死在这里了,按他的推测,估计有上万头之多。
而据他所知,天坑里像这样的斩龙台,至少还有十几座。
眼前的这座骨山,还有堆满琥珀的血池(龙血入地为琥珀),就几千年前最新杀死的巨龙,只不过还没来得及运到神树下面,给神树当养料。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延迟,是因为这个监工听说:神殿里有人造反了,有人行刺了神使……
听了狐心月的翻译,我忍不住惊叹,龙作为华夏民族的图腾,竟然被天坑一族杀了这么多。
眼前这座骨山,竟然都是龙的骨头,而且是刚杀的来不及运走的骨头。
“你妹的,我说现在怎么一条龙也见不到,原来都是被天坑一族给杀完了……”
我嘀咕了一声,心说那个神使也不是个好东西,肯定是从青铜塔里爬出来的怪物。之前那个萨满的记忆里,我看的清清楚楚,神使把自己的头拿下来之后,脖子里面全都是恶心的小树苗。
至于神使究竟是什么东西,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我实在是想不通。
我也很想知道,行刺他的人,到底成功了没有。
“我现在有点好奇,天坑一族杀的龙,跟我们华夏民族的图腾,究竟是不是同一种生物?”
墨无痕摸了摸那些龙骨,虽然经过了几千年,可依旧坚硬如铁,没有一丁点风化的痕迹。
“这个很难说……”
狐心月抬头看了看远方的虚空,“龙这种东西,一直都是传说里的存在。也是近一两千年,龙的形象才逐渐固化。可在那之前,龙究竟是什么,根本没有人知道……”
听了狐心月的话,我有点纳闷,龙不就是一种传说中的生物吗?《说文解字》里曾经记载:“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而《本草纲目?翼》也记载:“龙者鳞虫之长。王符言其形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是也!”
也就是说,龙这种东西,是一种高级别的生物,头像骆驼,角像麋鹿,眼像兔子,耳像公牛,脖子像蛇,腹部像蜃,鳞片像鱼,爪子像鹰,脚爪像虎,就是一个典型的九不像!
可以这么说,我们从小到大,不管是看过的电影、书籍,还是听过的故事、童话,龙基本上都长这个样子!
狐心月摇了摇头,“不对,这只是通俗意义上的龙,而在夏商周时代,龙还只是广义上的概念,是一切阳气喷薄之物的总和……”
按照狐心月的说法,最早在《易经》里,已经有了关于龙的记载。
《易经》乾卦里的“潜龙勿用”、“见龙在田”、“飞龙在天”、“亢龙有悔”,还有坤卦里的“龙战于野,其血玄黄”,这些都是对龙的记载和描述。
可在这个时候,“龙”并非是一种生物,而是阴阳交杂的产物,是对一阳初生的描述。至于龙具体指什么,根本没有人说的清楚。
墨无痕也点了点头,表示赞同,“在玛雅文明的记载里,他们的神话里也有龙,是遍体长满羽毛、有四条爪子的飞蛇,叫羽蛇神。羽蛇神的形象,跟后来的华夏龙几乎一模一样……”
我也忽然想起来,“这么说来,古印度佛经里,也有八部天龙,古龙名字叫做那加。其中龙部地位还算崇高,只不过已经沦为迦楼罗的食物。迦楼罗就是大鹏金翅鸟,据说一天能吃几千条龙……”
这样看来,龙这种东西,绝不仅仅是华夏图腾那么简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