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随我赴昆仑
时值正午,烈日炎炎。
神州国中原省的一个小山村,四周青山环抱。
一个留着山羊胡的邋遢老道背着一个破背包,手中牵着名八九岁的小道童,在羊肠小道上徐徐而行。
小道童自顾自地嘀嘀咕咕:
“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我想吃。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不好吃……哎呦,师父,你怎么又打我头啊!”
“吃吃吃,就知道吃,连个三字经都背不好!你不是刚吃过早饭吗?”
“可是师父,早饭只吃了一个馒头,咱们都走一上午了,我真的好饿啊!”模样清秀的小道童一脸埋怨。
“这不是还没开张吗!哎,生意来了!”那邋遢老道双眼一亮,暗暗喜道。
只见前方有几个村民正迎面走来,领头的一名壮汉,体格健壮、精神抖擞,一看便是个干农活的好把式。
老道轻捻胡须,高声吟诵:
“弹琴石壁上,翻翻一仙人。手持白鸾尾,夜扫南山云。”
刚才还饿得前胸贴后背的小道童,瞬间便摆出仙人座下童子的出尘模样,看着那壮汉微微点头。
果不其然,一见这一老一小的架势,壮汉一愣,脚下慢了半分。
“占卦算命,先问前事,非者分文不取!这位善信,贫道观你,半生劳碌辛苦命,父母双双一个无!今日你我有缘,不如让贫道给你点化一下前程,如何?”
壮汉闻言登时一惊,眼前这山羊胡老道士寥寥两句,竟然说得准确无比!
他自幼在这山村中长大,大半生都在土里刨食,至于他的双亲,开春前确确实实走了一个,但这老道怎么会知道的如此清楚?
那小道童一看男子错愕的眼神,顿时心中暗暗笑道:
“又上钩了!”
替人相命,命师的开场白至关重要,如果三句话至少对了两句,就牢牢抓住了对方心理,对方哪有不举白旗的。
而他的师父那两句话,跟谁说都会灵验无比。
不用说在这小山村里面居住的山野村夫,但凡世人若不是富二代、官二代,哪个不是劳碌辛苦?
至于父母双双一个无,更是模棱两可。父母都健在,师父便说一个“无”伤,若有一个去世,那就接一个“无”命,怎么都对!
老道见男子上套,自然更是摆出一派仙风道骨的架势,嘴角似笑非笑。
“这位大师,俺想给家里的孩子算一算,他明年就要高考了,能考上个好大学不?”壮汉果然忐忑不安地问道。
“孩子姓甚名谁,生于何时?”老道微微一笑。
“孙大柱,2001年8月1日出生,七斤八两,嘿嘿!”
老道掐指一算,小道童心中便知妥了。
跟着师父行走江湖大半年了,他也琢磨出一些门道。
对方说出所求之事后,不要轻易下结论,先装模作样排出八字,念念有词如甲乙丙丁、子丑寅卯之类,一副老谋深算的样子,然后——啪!开口三句话就让他怵立当场,惊为天人。
接下来师父再高深莫测地说一番好好学习,必能考上帝都大学的鬼话,今天的午饭就有着落了!
谁知这次老道煞有介事地算了片刻后,却没按往常的剧本接着往下演。
只见他脸色一变,死死地盯着那男子看了片刻,复又连忙问道:
“这孩子最近身体如何?可有重疾?还有你,有没有什么毛病?”
“你才有病,你全家都有病!算不出就算不出,干嘛咒俺孩儿!要不是瞅你岁数大,非得一脚把你踹出俺们村儿!”
壮汉瞪眼骂道,扬长而去。
“这回玩脱了吧!”小道童一脸无奈,不知道师父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老道一反常态,神色凝重,找村民问清村长住处后,拔脚便往村里跑去。
这个村子不大,也就百来户人家,从村子这头走到那头,不过几十分钟的脚程。
小道童气喘吁吁地一路跟着师父跑了老半天,才停在一个小院门前,刚想问个究竟,便见师父重重拍打大门。
“茅山派第十九代掌门清虚子,求见本村村长!”
“没到饭点要什么饭啊!大上午的见乞丐,真晦气!呸!”
一名中年男子从屋里走出来,不耐烦地骂道。
这也难怪,自从老道带着小道童下山以来,一路上幕天席地、餐风饮露,身上的道袍腻腻歪歪,早就看不出来原先的颜色,被当成是乞丐也是理所当然。
“本村将有大难临头,左右不过今日午时,请村长通知所有人速速撤离此地至少一公里!”
“我去,是不是还得请大师给做场法事消消灾?滚滚滚!赶紧滚!像你这样的骗子,我见得多了,再不走我就放狗了!”村长恼火道。
今时不比往日,大部分的年轻人都进城打工,村里留守的多为老幼病残,自然便被一些不怀好意的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