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那种底蕴,可以完爆他们一条街!进而以此强大底蕴摸索出来的一系列战法,是区区女真人所能比拟的吗?给戚家军提鞋都不配啊!
包括白杆兵方面也是如此,白杆兵虽然作为少数民族,文化历史,军事历史方面都要稍逊戚家军一筹,但是却也有他少数民族的独门生存秘笈!
是少数民族能够在湘西那种艰苦条件下生存下来的独门秘笈!所以依然是女真人拍马都赶不上的。
并且以上观点,还都是有事实依据的,历史上的浑河血战,处于弱势的川浙联军,都把处于优势地位的八旗军打得找不到牙,就是最好的例子。
而具体到沈阳城,就让我们来具体看看这两支强军的战法和战术,到底强在什么地方。
先来看看戚家军,此次戚家军增援辽东,除了一干明军应有的装备之外,还另外带来了一种战场上的大杀器——那就是整整一百二十辆战车!
而战车在这个冷兵器的时代,绝对称得上是战场上的主宰!战场之王!都可看做是初级版本的坦克!
并且此时的战车,已经经过多次改进,是我大中华三千年军事思想集大成者的产物!
战车,起源于夏商,盛行于春秋,变化于南北宋,进而到了大明时代,在戚继光,俞大猷这二位军事家、战略家手中进一步改良创新!发扬光大,这才有了今天戚家军所使用的战车!
所以这样集中了中华民族三千年智慧的战车,以这样源远流长的军事底蕴打造出的产物,又是区区短小精悍的女真人所能比拟的吗?他们最多只能造出蒙着牛皮的楯车而已!
下面让我们来具体看看,戚家军的这些战车之所以强大,是因为具备了后世的坦克所必须的三要素……机动性、防护装甲和强大火力。三者一样不缺!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战车作为战场上的主宰,战争之王,名副其实。
首先来看看机动性,机动性是指能适应绝大多数路况下的行驶,而戚家军的这一百多辆战车,能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
这些战车全都配有四个车轮和驮马,能够做到在大多数路况下进退自如,自由转向,所以机动性毋庸置疑。
至于防护装甲,那也是不缺的,这一百二十辆战车,全都是用厚实的椴木木板拼接而成。而椴木这种木材本身就以坚硬著称,可以有效防御女真人射来的利箭。所以称得上是十七世纪的防护装甲。
至于强大火力,这些战车更是不缺!
因为一代军神戚少保在改进战车的时候,就曾经说过……战车所恃全在火器。火器若废,车何能御!
所以在这种指导思想下,这些战车的火力之强那是毋庸置疑的!前面不是说过戚家军的每辆战车上,都分布着二大四小六个射击孔吗?那就是给战车配备的火力射击孔!
也就是每辆战车上,配有佛朗机炮两门,三眼铳四支,此外还有若干火箭,在此战中不一定使用。而在战车内操纵这些火器的戚家军,实际上就是车载炮兵和车载火枪兵。
虽然单独一辆战车看起来火力不怎么样,可是一百二十辆战车加起来,那就有一个聚合效应,就是整整二百四十门佛朗机炮!四百八十支三眼铳!这个火力就相当可观了!
并且戚家军的这些佛朗机炮,作战方式非常灵活,例如到时候对付八旗军的集团冲锋,就可以针对性使用一炮就能打出二三百枚铁丸的霰弹式攻击!给他们一点厉害尝尝!
至于四百八十支三眼铳,则可以采用三段击!保持火力的不间断射击!
所以如此火力之强大,只要这些战车所属的明军具有坚定的战斗意志,不会看见八旗军就望风而逃的话,这些战车就是战场上的杀神!是当之无愧的战场之王!战争之王!完全可以碾压女真人所谓的骑射!
并且经过戚少保改良的战车,不愧是我军军事思想集大成的产物!这些战车除了火力强大之外,还具备很多优点……既能远攻,又能近射,还能用来追击敌人,适合各种战斗需要。
除此之外,因为此次戚家军带来的战车都达到了一百多辆的规模,就还另外具有一种妙处……那就是可以构筑成车城!
到时候可以把这些战车连成一长排,通过战车上预先设好的铁钩,把所有的战车一辆辆连接起来,从而就能形成一条数里长的车城!
而这样的车城,不仅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车载火器的威力,还能大大提升战车的抗冲击性!
因为一百多辆战车连成一座长长的‘城墙’之后,可以有效抵御敌军步兵或者骑兵的冲锋。变成一条坚不可摧的防线!
至于这样连起来的车城到底有多大的威力?可以参考后世的淮海大战。
淮海大战中蒋军指挥官黄维,在面临围困,对我人民解放军的凌厉攻势无计可施时,都下令部下把所剩下的几百辆卡车一辆辆首尾相连的!以此来形成一道防线!
可是这在我人民解放军的强大火炮威力面前,只能形同虚设!
可是放在现在那就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