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以白甲兵的个人战力,还要稍稍胜过白杆兵的——毕竟这是从六万后金军中精挑细选出来的,是精锐中的精锐!精华中的精华!每一个人最少都拿过几十个明军的生命作为练手的。
可是白杆兵之所以能够天下闻名,被称为凡战必捷!人莫敢樱!
就因为他们除了个人战力非常强悍之外,他们还有一个其他明军所没有的优势——那就是拥有独步天下的土兵阵法!以此独门阵法来应敌作战的。
就好像现在,不管是面对单打独斗的白甲兵,还是临时抱团作战的白甲兵,这些白杆兵都是以16人组成一个‘旗’,以此来进行作战的。
而这样的战法使得这些善于单兵作战的白甲兵很不习惯,因为这些白甲兵都是从各个牛录里抽调出来,在寻常的战役中一般也就是出动几十人,最多出动数百人就能搞定的。
并且还是隶属于各个牛录,所以相互之间配合很少。
或者最多就是同一个牛录中几个白甲兵的配合——对这些已经站在了个人杀敌技艺顶峰的白甲兵来说,他们更多地是依靠精湛的个人技艺杀敌。
可是面对这样以‘旗’为战斗形式的战斗小组,还是近战能力超强的白杆兵组成的战斗小组,这些白甲兵哪怕个人技艺都到了极致,依然不得不落入了下风……
你白甲兵再强,单打独斗还能胜过十六人组成的战斗小组吗?还是由十六个白杆兵组成的战斗小组?以一敌十六?
所以整个右翼战场,哪怕到处都在激烈厮杀,但是只要仔细观察就能发现,白甲兵伤亡的比例要明显高于白杆兵……哪怕以白甲兵天下无双的近战能力,都无力扭转这种劣势。
例如单打独斗的白甲兵就不去说他了,甚至抱团战斗的白甲兵,都不能改变这种劣势。
就好像在某处小战场,有六个来自同一个牛录的白甲兵见势不妙,立即抱成一团,背靠背进行战斗,并且战场上这样的临时性小团体比比皆是……
毕竟作为打了一辈子仗的老兵,白甲兵的战场应变能力那是一等一的!
可就算这样还是没用。
就以这六个白甲兵为例,六人已经差不多是小团队的上限了……
像这样临时拼凑起来的队伍,在没有经过系统磨合训练的情况下,六个人一起战斗都难免有些磕磕碰碰,互相影响的,更不要说是人数更多了。
毕竟在普通的战斗中,哪一个白甲兵不是以一敌百,大开无双的!哪里还需要抱团战斗呢!
所以现在这六个白甲兵面临的形势是……以这样一个临时拼凑的小队伍,却要对战白杆兵十六人组成的战斗小组,还是以犀利土兵阵法著称的战斗小组!所以结果已经不问可知了。
尽管这六个白甲兵已经在用尽全力战斗——一身杀人本领都发挥的淋漓尽致,手中的兵器舞动的都像飞起来一样!虎枪什么的更是都化为一片残影,拼命往对面的白杆兵身上招呼了!
可是……依然无济于事。
因为每一个白甲兵,最少都要面对二到四个白杆兵的威胁!
往往是这些白甲兵,刚刚依靠过人的身手,在挡住了前方刺来的二杆白杆枪之后,却已经被从另一个方向刺来的白杆枪,深深刺入了身体……防东防不了西,防西防不了东,防不胜防啊!
作为鸳鸯阵的老祖宗,作为独步天下的土兵阵法,就是这么厉害!
所以这样两支当世最强军,还是两支同样以近战能力著称的当世最强军,还是两支名字中都带‘白’字的当世最强军,碰撞在一起之后,最后是——白杆兵胜出。
当然以白甲兵的强韧,并且人人知道这是决定国运之战的前提下,就算处于不利形势,依然是人人奋勇拼杀,奋起全力!没有一人临战退缩,乃至逃跑的!
所以在整个战场上,只见一股股银白色的洪流和黑青色的洪流交织在一起……喊杀声…呐喊声……白杆枪刺入皮肉的噗噗声…挑刀砍入人体的咔咔声……
无数种声音交织在一起,组成了一首壮丽的战歌。
而等到这些声音最终平息,等到最后一个白甲兵被三杆白杆枪同时刺中身体,带着不甘的眼神轰然倒地之后,这场大战终于结束了。
而最后的结果呢?整整三千名白甲兵全部战死!无一生还!
当然这些白甲兵虽然全部战死,但确实没有辜负他们的赫赫声名……
在处于以一对多,并且从没有对战过土兵阵法,没有这种作战经验的不利情况下,他们都拼掉了整整一千九百名白杆兵!三千比一千九,交换比接近三比二!白杆兵损失过半!
整整一千九百名从鄂西北的深山密林中走出的白杆兵,为了保卫祖国,为了保卫祖国的和平统一,长眠在了辽东这块土地上!
所以有了白杆兵的英勇付出,就算白甲兵勇猛无双,并且用他们的生命忠实贯彻了老奴的意图,可是老奴的战略目标最终没能实现——右路的战场控制权,依然被白杆兵牢牢掌握!
白杆兵的阵地,依然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