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高耀晋这才继续回家。
他老爹购买的院子,离着兵备衙门不算很远,所以没一会,高耀晋一路溜溜达达,摸到了这个住址之后,就看见门口的老槐树下,正坐着一个守门的老家仆呢。
当然能被他老爹从老家带到这里的,都是妥贴的老人,历代家生子出身,所以当然是认识高耀晋的。
“哎呀,二公子你怎么来了?”等到这个老家仆看见了高耀晋后,都是惊喜的叫了出来!接着就连忙迎了上来,帮助高耀晋牵马的。
甚至这个老家仆再往左右一看,都是忍不住咂舌啊……二公子这是混出名堂来了呀!
和当初灰溜溜被老爷赶去沈阳相比,现在不仅出入都有亲卫随行,光是看他身上的这身武官服,就是相当的气派啊!
而高耀晋呢,看见这个从小看他长大的老家仆,同样感觉心里很温暖,人在异乡备思亲,这才是家的感觉啊……
接着等他迈步进了院子之后,看见果然是他老爹的风格,这个院子和常见百姓家的院落别无二致,总共才二进院落,连正屋,东西厢房统统加起来,也才六间屋子而已。
这如果不是门口还有一个看门的,真看不出这里是堂堂的辽东第三人,从三品兵备参政居住的地方!
不过等到高耀晋走进来之后,却还有意外的惊喜等着他——原来他的母亲和大姐居然都来了。
要知道高耀晋这二年都没出沈阳城一步,信息闭塞,所以一直以为她们还在山西老家呢。
“拜见母亲大人——”高耀晋见到两人之后,惊喜之后就是连忙行礼。
“我的儿啊!”而高耀晋的母亲周氏,看见居然是日思夜想的儿子回来了,那种惊喜……所以见到高耀晋后先什么都不说,只是一把搂住了他后,那是看了又看,摸了又摸的!
正所谓儿行千里母担忧……之前她在山西老家呆着的时候,就日夜牵肠挂肚,而等到他爹的差使定了下来,她也赶来辽阳之后,原本总以为能探望方便了。
不料却被高邦佐严令不准前往沈阳!过年都不准去!这令她无奈不已,暗中都哭过好几回了,不过现在嘛……心头肉总算回来了呀!
接着就是高耀晋的姐姐高月月,过来给他福了一礼。
高月月今年二十三岁,正当妙龄,然后她本人长得也不错,鹅蛋脸,皮肤白净细腻,外加不胖不瘦,算是一个出色的美人。
不过因为她是高邦佐的妾室所生(高邦佐一妻一妾),所以在这个家庭里地位不高。
再加上在婚姻上不顺,她已经嫁过人,却嫁过去第一年男人就掉河里死了,按照乡邻的说法叫做克夫命!
外加她母亲早在生她的时候就难产而死,所以更为公婆不喜,被公婆赶出来后只能返回娘家居住,从而更加的自卑。
所以就算已经整整二年没看见高耀晋了,还是这个家庭长子,法定继承人,她依然是一句话都不敢多说,只是朝他福了一福,就退到一边去了……
甚至她还退的非常远,生怕自己这个不祥之人,给高耀晋带来晦气。
“大姐你现在过得怎么样,平常可有难处?”高耀晋倒是走上前去,想和这位苦命的姐姐多聊聊。
不料话音刚落,他母亲周氏已经伸手拦住了他,然后一撇嘴道:“你和这种不祥之人多说什么?要不是你爹一直拦着,为娘早把她赶出去住了!
“来来来,还是跟为娘进屋,让为娘再好好看看你!”周氏说着就是欢喜的把高耀晋直往屋子里拉,却根本不看同样是叫她母亲的高月月。
所谓母爱大如山,又或者叫做清官难断家务事,既然这样,高耀晋第一天来,也不愿扫了母亲的兴,所以只能给了大姐一个歉意的眼神后,就跟随母亲进了屋子。
等到两人进了正房坐下之后,随着母亲周氏一阵又是兴奋,又是埋怨的唠叨,高耀晋这才明白,原来他老爹来了辽阳没多久,就把她们从老家给接来了。
甚至不仅如此,连他小弟也来了,全家齐聚辽阳。
(高耀晋连他在内一共姐弟三人,也就是上面有一个姐姐高月月,下面还有一个幼弟高耀明,因为还只有15岁,正是跟着先生念私塾的年纪呢,而现在一家全都到齐了)
要知道别的官员异地为官,一般都不带家眷的,最多就带个小妾随行伺候,如果没有那就买一个。
可是他老爹倒好,反其道而行之,除了在山西老家留下几个老仆看家之外,其他一股脑全都接了过来,显出他以辽阳为家的决心。
只是得知其中的来龙去脉之后,高耀晋反而更加担忧起来……他老爹的这种做法当然是大大的忠臣,在这辽东人心不稳的当口,这样举家迁来绝对具有稳定人心的作用,连皇帝知道了都要翘大拇指的!
可问题是为什么那么不凑巧呢?这要是劝不回那位拗经略,进而连累辽阳不保的话,这是要把全家一锅端的节奏啊!
而看见高耀晋脸色忽然有些难看,所谓知子莫若母,周氏就停止了唠叨,诧异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