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肆发表错误观点还拒不悔改,你好意纠正他,可往往费了半天劲之后,发现还是说服不了他,因为你无法把自己的智商拉低到和他同等限度)。
所以高耀晋知道,现在也是如此,而面对这种即将陷入死局的时刻,他必须要拿出致胜的奇招!要重拳出击了!
不然的话这已经是他最后的机会!今天袁应泰还能放下架子,和你讨论一二,而错过这次机会之后,袁应泰身为辽东经略,日理万机,以后还可能陪你继续讨论么?
所以今天这场谈话至关重要!并且必须要说服袁应泰!
不然的话一旦出兵,萨尔浒之败又将重演!进而以此酿成的后果,包括他的全家五口,包括整个辽东数百万户人家,都将不复存在!
所以明确这些后,高耀晋干脆不再听袁应泰啰嗦了!甚至他都直接打断了袁应泰的车轱辘话——非常无礼!
而在直接打断后,高耀晋就毫不客气的看着他道:“大人既然一直强调要出兵,那卑职就斗胆问你一个问题!
“大人你这样铁了心的坚持要出兵,究竟是从什么角度出发的!是为了自己的晋升仕途,个人利益呢?还是为了辽东百姓?为国为民呢?”
“啊!”
“放肆!”
不说在场众人听了都是惊呼声一片,就算是那位相对熟悉他的许监军,都是惊呆了!这是吃了熊心,咽了豹胆吗?居然敢这样质问袁经略的?这是以后不想在辽东混了吗?想自绝于官场?
至于袁应泰本人更是气坏了!被这样当众质问,还是一个芝麻绿豆官当众质问,是他二十年的官场生涯里从没有过的!
也就是他进士出身,修身养性的功夫还算不错,所以这才没有当场发作,命人把高耀晋拿下的。
不过就算这样,他已经用看死人的眼神冷冷看着高耀晋道:“看来高大人教子有欠妥当,你就是这样和上官说话的吗!还有没有基本的官场礼仪!”
“下官冒犯了经略大人的虎威!自当死罪!”高耀晋就是轻描淡写的来了一句,不过接着他依然抓住先前问题不放!
继续质问道:“但是今天下官就是想要知道这个答案!经略大人这样力主出兵,究竟是为了个人私利!还是为了民族利益!为了辽东百姓!”
“混账!那本官肯定是为辽东百姓着想的!你以为本院的这些圣贤书是白读的吗!”看见高耀晋死揪住不放,并且都开始质疑他的人品操守,袁应泰那是真的怒了!
老实说虽然他知道自己行事武断了一些,或许还掺杂了那么一丁点的私心,但从根本点来说,那肯定是为了造福辽东百姓啊!
只要能够平定辽事,还辽东大地以安宁,他个人荣辱,他头上的这顶官帽又算得了什么呢?
“好好好!大人高风亮节,卑职佩服!”高耀晋听了就是点点头,当然他也相信这是袁应泰的心里话。
毕竟在原本的历史上,袁应泰虽然屡屡犯错,但是在后金军攻进辽阳,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后,都敢于举火自焚,以自杀来为自己的错误买单的!以自杀来谢罪!
而不像很多狗监军一样一逃了之!这说明他基本的操守还是有的。
而高耀晋要的就是这句话!既然确定了这个最终的前提,让他自己剖析了自己的心意,或者说给了他一下当头棒喝,让他不要执迷于乱七八糟的党派之争,路线之争!
而是要真正从国家利益出发!从辽东大局出发!而有了这个认识后,接下来高耀晋就是再给他做了一番分析。
“大人的人品操守肯定是值得相信的!我也相信大人是为国为民的!可既然如此,再等半年出兵不是很好吗……
“等到我军实力进一步增强,火器威力进一步得到增强,军队得到恢复,那时再行出兵不是更好吗?
“毕竟大人你应该非常清楚,此战对于整个辽东的意义……我军再也输不起了呀!
“这要是再丢了十万大军,丢了这些家当,我大明还能从哪里拼凑出这些援军呢?辽东还有力回天么?”
甚至高耀晋还开始从细节方面进行分析,那都是说得情真意切啊:“更不要说这三年以来,我军一败丢了清河抚顺!再败丢了开原铁岭!中间还夹杂了一个萨尔浒大败!现在只是勉强维持相持之势而已。
“可要是在这种关键时刻,我军还是轻举妄动,尽起大军并遭到失败的话,我们还能丢掉哪里呢?是可以丢掉沈阳呢?还是可以丢掉辽阳呢?
“甚至我军再遭失败之后,以辽东之大,还能有我军的容身之地吗?放眼辽东的十万里江山,还能有我汉人的立锥之地吗?辽东的天地之大,还能放得下我汉人的一张书桌吗?
“所以这一切的一切,都维系于大人手中!大人一念,决定辽东五百万军民安危,所以万望三思啊!”
“这……”
看见高耀晋说得情深意切,而且全都切中要害,全都是非常充分的事实,乃至把后果都分析的明明白白了,这下连一直死撑着不放的袁应泰,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