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婷阅读 > 假王妃她又秀翻全城了 > 第177章历历在目

第177章历历在目(第1页)

    第177章历历在目

    慕容瑾的目光朝她看来,一双桃花眼里满是不悦的神情:“本王说了一刻钟你便真的就是一刻钟,不知道快一些么?”

    苏雪泠:“.”敢情守时到他这儿,反而还是不对了?还非得提前?

    果然是尊贵的九王爷,难伺候的很。

    可听了鸣柳的一番说辞,苏雪泠决定大人不记小人过,这几日才不跟慕容瑾一般见识。

    “那王爷,咱们现在还去么?”

    伸手不打笑脸人,看着一副言笑晏晏的苏雪泠,慕容瑾皱了皱眉,只是哼了一声,抬步往前走。

    苏雪泠耸了耸肩,带着阿园赶紧跟上慕容瑾。

    马车都是早已在王府外头备好的,苏雪泠跟着慕容瑾出了王府就上了马车,一路上走的都是官道。

    既然是九王府标识的马车,加之官道,自然是没有人敢去冲撞,就连要出城门的那会儿,守将不过是看见了赶车的是听竹,径直就放了行。

    一路上相安无事,一直到了京郊外的繁花山山脚一处的小院子,马车转了一路的车车古辘才总算是停了下来。

    沉默了一路的慕容瑾却难得开了口:“随后与本王下车会去见到一人,你要装着和本王十分.”

    说到这,苏雪泠意外地瞧见慕容瑾那双桃花眼里有了不自在的神情,她疑惑地问:“王爷是要让雪泠做什么?”

    慕容瑾轻咳一声,才继续说道:“你要与本王扮作十分恩爱的夫妻。”说着话的时候,慕容瑾别开了眼,并未去看苏雪泠。

    可能让慕容瑾如此吩咐的,苏雪泠倒是十分好奇,这随后要见到的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物?

    慕容瑾当先从马车里出来,苏雪泠弯身紧跟其后。

    她忖度着这一路上慕容瑾都是闭着眼睛没有和她多说半句话,心情似乎瞧着也沉默了许多,看来应当是因为淑贵妃的缘故。

    “王妃,今日的王爷怎么瞧着似乎不高兴呀?”

    跟着苏雪泠身后的阿园凑到她的耳边小声嘀咕着。

    苏雪泠睨了一眼跟前抬步走着的慕容瑾,抬手给阿园比了个噤声的动作。

    别以为阿园说话的声音有多小,慕容瑾可是习武之人,耳力好着呢。

    尤其还是暴戾的慕容瑾,这此前动不动就责罚王府下人的事,她可还历历在目。

    阿园自然是乖乖地安静下来,一句话都没有再多问。

    眼见面前的慕容瑾自顾自地到了小院子的院门前,还自己推开院门进去,苏雪泠清泠的眼眸满是好奇地打量着这个小院子。

    其实这院子谈不上多大,不过也不算多小,至少还是比她此前在京都那偏僻处住了一段日子的小院子要大一些的。

    不过占地不算小,可陈设却十分的简单甚至偏简陋了些。

    苏雪泠实在是想不明白,这地方难道也是慕容瑾购置的?

    看着收拾十分干净的样子,是住着慕容瑾所说的那人?

    苏雪泠一边疑惑着,目光看去,只见从正屋里头走出一道身影来。

    “王爷来了。”

    含着苍老音色的女声透着几分笑意响起,苏雪泠定睛看去,只见缓缓朝她和慕容瑾走来的,是一名约莫四旬左右的妇人。

    妇人打扮得十分简朴,可举手投足之间却规矩地足见是受过礼仪教导的,苏雪泠眸光不由闪了闪。

    “容姑姑对本王不必如此见外。”

    苏雪泠眼见那妇人到了慕容瑾的跟前几步,弯身就要行礼,却被慕容瑾一个大步跨前,直接扶住了。

    尤其是暴戾的慕容瑾居然能客客气气地称这位妇人一声“容姑姑”,可见这人绝对非同一般!

    见容姑姑的目光朝自己看来,苏雪泠投以一抹十分诚挚的笑容。

    容姑姑满面和蔼地笑着说道:“这位便是九王妃了吧。”

    慕容瑾桃花眼里有一闪而过的不自在,轻咳一声才淡淡地点了点头。

    如此倒是让苏雪泠觉得慕容瑾这反应怪怪的,自己笑嘻嘻地冲容姑姑粲然一笑:“雪泠头一次和王爷来,不知道容姑姑在这儿住下多久了?”

    “自打贵妃娘娘逝去,奴婢便在这繁花山的山脚下住着了。”

    容姑姑眼里多了几分感叹:“算算也快八年的光景了。”

    苏雪泠心中微微惊愕。

    这容姑姑口口声声称自己“奴婢”,难道是从前淑贵妃身边的女官么?

    “外头风冷,先行进屋再说吧。”

    慕容瑾低沉的噪音响起,抬步往正屋走去。

    容姑姑笑着反倒是走到苏雪泠的身边,低声说道:“往年王爷前来祭拜贵妃娘娘,从来带着听竹之外再无旁人。如今奴婢总算是盼来王爷领着王妃一同来了。”

    苏雪泠心中觉得有些不好意思,这容姑姑似乎是误会了什么。

    她正忖度着开口解释,却听见容姑姑压低的声音继续响起:“当年贵妃娘娘之所以呢过得偿所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寂寞的围城 宝鉴奇术 兵狂绝枭 穿越之回到古代做王妃 陛下是个偏执狂 天才酷宝火爆妈咪 诸天侠影 破防后的男主攻略战 镜面管理局 女帝诛杀十年功臣,王朝烽烟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