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图郡在关东算不上大地方,事实上按面积来算只能和寻常的县等同,之所以设郡制,最的还是其背后所靠的关东第一山,长白山。
长白山范围极大,无数灵药灵物都分布在其中,而安图则是处于进山必经的要道之上,所以无数想要进山寻宝的江湖中人多选择在此落脚。
人一多,各个行业自然也就发展起来,除了各个有名的大客栈和邸店,供江湖豪客纵情风月的青楼也起了数家,其中以风月楼最为出名。
关东民风彪悍,多讲究豪爽肆意,其江湖氛围亦是如此。
但风月楼却反其道而行之,处处引用江南道的青楼风貌,无数美娇娘都出自江浙一代,说话轻声细语如春日早莺,再加上风月楼老鸨的调教,这些美娇娥娇羞的姿态把来这里的那些五大三粗的江湖汉子哄得晕头转向,身上的银钱往往都耗在这个销金窟里。
当然,最是钟情于书中所述江南佳人的读书人们,也有不少前来他们不曾见过的江南“风貌”。
风月楼开到安图第一青楼当然有它的背景。
前几月有个锦州来的豪客仗着自己一身武艺在这里白吃白喝然后就要走人,全然没有付钱的打算,后来起了争执,第二天开始就再也没人见过这位豪客了。
直到最近人们才悚然发现安图街巷上多了一个被斩去双腿废掉经脉的乞丐,俨然就是那位被称作锦州虎实力几近入品的豪客。
没有人知道风月楼的背后是哪个势力,但人们知道永远不要去那里闹事。
圣唐以来,对江湖的约束便极低,武道大兴。
武者实力也有了明显的界限,有外家四炼,身体形意依次递增,更有内功四入,息肺心气由表及里,当四炼四入皆至顶峰,意气相投则劲力生,明劲三品,暗劲二品,化劲一品。
三品可为小宗师,得开宗立派。二品则为大宗师,已可叱咤江湖,各处势力无不奉为座上宾。一品为江湖巨擎,主导着整个江湖的风云变幻。
江湖有传言,一品之上尚有先天四境,但此四境之人,就不是一般人能了解和接触的了。
圣唐皇帝崇尚武道,其言,若外敌犯境,我圣唐江湖亦可为国出一大力。故此对于武艺高强并愿意为国效力的武人,各个地方的官员都是奉为上宾的。
所以如今圣唐尚武之风极盛,稍稍有些家资的人们都会去各个武馆学上个一招两式,走在街上,那些腰间配着长剑的公子哥和背着裹布大刀的彪悍汉子十分常见,百姓也已习以为常。
今日乃九月十五,安图大集,附近各个县村的百姓和居住在长白山的山民都会聚集到此处,他们或以物易物或以物换钱财来购置生活所需,十分热闹。
一日的集市到了酉时便接近终了,圣唐以后,取消了以往延续百年的坊市隔离制度和宵禁制度。
在戌时以后于城中行走被城中巡逻的官兵看见,只需出示能证明自己身份的东西即可,不过寻常百姓依然还是延续着自己的习惯,天黑便回家歇着了。
此时已是黄昏,虽是秋日里但因为安图本地偏北,此处的温度已是十分低了,不少人裹着厚厚的袍子匆匆赶赴自己的住处,入城的人已经寥寥无几。
一道身影却在此时走近了城门。
借着夕阳的余晖,城门驻守的官兵看清了来者。
那是一名只着一身黑衫且提着一个木匣的年轻人,其面相普通之极,但一身冷意却怎么也遮不住,官兵不由打了个哆嗦,见惯了江湖人士的他自然明白面前的年轻人必然属于不好惹的那群人。
“进城出示户碟。”
黑衫青年也不废话,取出自己的户碟便递了过去。
“奉天,柳刀。进去吧。”官兵检查了青年的户碟,感受到站在青年近处的他身上冷意凭空又多上数分,一点也不敢刁难便赶忙低头放其入城。
柳刀笑了笑:“谢过了。”伴随着柳刀的笑容,官兵感觉自己身上的冷意也渐渐消散了。
“行了,赶紧进城吧,这鬼天气一会你怕是找个住所都难。”官兵摆了摆手重新站在了岗位上,而当青年和他擦肩而过时他才注意到这名叫柳刀的青年面色相当苍白,不由小声嘀咕:“怎么一张死人脸……”
柳刀提着自己手中的木匣进了城,缓缓向风月楼方向走去。随着秋风凛冽的鼓吹,他不时捂嘴咳嗽两声,脸色苍白的近乎透明。
风月楼门前站着四五个护卫,都是雇来的江湖武人,实力皆不俗。
看着不断捂着嘴咳嗽的柳刀走近风月楼,几人脸上都流露出了揶揄的笑意。一名手持数十斤铁棍的壮汉直接开口笑道:“小子,你这身子骨不行就别强撑着去娘们肚皮上快活了,就不怕哪天死在上边?”
柳刀笑了笑并不搭理,只是站在门口等人。
寒风瑟瑟,温度渐低。
几名护卫也开始发冷,都从屋里拿了几件厚衣服披上,而柳刀却似乎一点都乎渐冷的温度,仍是面无表情的站在原地。
护卫头头是一名中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