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第一章的时候,是在高一刚开学军训,那时候白天累成狗,晚自习就在教室临摹字帖。我偷懒的时候,就盯着讲台上正在发呆的班主任看。
我那个班主任自称熊大,年纪也挺大,瘦瘦弱弱的,看着挺短小精悍。
我看了挺久,脑子里模模糊糊地想,要是此时此刻坐在讲台上的是个帅哥老师就好了。
然后我就构思出了苏教授这个人物。
随即一连串的角色就浮了出来,郝萌,林海川,王晓吉,杜子腾,迟青青,喻悦,钟晴……
所以我到今天都不太能接受这个事实:苏教授的原型为什么会是我的高一班主任啊妈蛋!
咳,扯回正题。
其实不瞒大家说,我是个不太负责任的作者,当时创造了几个人物,构思了大概剧情,随手写了几章手稿以后,这本书就被我扔到角落里了。直到高考结束,闲得发慌时才拿出来重新开始写,你们今天能见到我写到这个程度,已经算是个奇迹了。
我自己都不太敢相信,我有生之年竟然能坚持将近七个月不断更,写完一本书。
算是十八年的人生里,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了吧。
……
关于人物:
说起这些人物,我最喜欢的不是苏遇或郝萌,而是王晓吉。站在一个作者角度而言,王晓吉确实是个很好写的角色,她很容易塑造,也承包了全书一部分的笑点,写起来很顺手。但是站在我个人角度来说,我真的真的真的很喜欢吉吉这个人。
前面番外4也交代过了,王晓吉其人,表面大大咧咧,奇葩又搞笑,实则心思细腻得很,总是用自己的方式对身边的人好。
当初看出郝萌喜欢苏遇,做助攻的人是她;暗示郝萌,苏遇喜欢她的人也是她;苏遇去西雅图那几天,她暗自打听着他的消息,想办法让这两人解除矛盾。
看似最粗线条的人,其实一直在为别人付出。
岂止是帮过郝萌,悦姐失恋那段时间,王晓吉也在天天想办法安慰她;知道学委带伤比赛的时候,她也是第一个站了出来,说要报名参加剩下的比赛项目。
郝萌被会长拉去聚会那一段,两个人都喝醉了,见到钟晴时,王晓吉在醉了酒无意识的情况下,也是张口就来这么一句:你若折我姐妹翅膀,我定废你整个天堂。
虽然是当一个笑点写的,但也体现了吉吉的护短和重义气呀。
我要是郝萌,被自己的朋友挡在身前,说这样一句话,肯定会很感动。
所以郝萌也说了啊,她真的很幸运,遇到了那么多可爱有趣又温柔的人。
然后再说说我最心疼的人物…那当然就是海川弟弟了。
我特意为他和钟晴写了一篇番外,至于两人最后会不会在一起…这个我也不知道,可能会,也可能不会,全靠大家去脑补了。但可以肯定的是,海川弟弟以后一定也会过得很好哒。
其实我也很想一直写下去,写郝萌和苏遇婚后甜甜的小日常,写杜子腾和王晓吉修成正果,写林海川找到自己的Ms.right,写喻悦和高中小学弟谈恋爱,写郝妈迎来第二春,写苏老爷子跑去西雅图追回许寒静……想写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但是已经没有意义啦,太过冗长的剧情反而会让人厌烦,倒不如停在最好的地方,也留给大家一些幻想。
……
关于上架问题:
这本书不上架的原因只有一个,作者还不太自信。
客观来讲,这本书真没有达到我心里那个标准,只能说是第一次写,练练文笔,能有几百号人看我就已经是感恩戴德了,真的不求太多。这种水平而已,我没有办法让大家花钱来看。
我不太敢去想象上架以后的情景,总觉得会因此流失掉很多读者,一部要钱又不算完美的作品,肯定会有人选择放弃追文…所以我自始至终都觉得,免费挺好,真的挺好。
大家开开心心追文,我安安静静写文,就很好了。
这几个月里,我也在一边写一边学,平时也会看点其他作者的书,慢慢摸索,积累经验,这个过程其实已经很开心了。
以后会越来越好的。
这一部不行,那就下一部,下下部,总有一天,会达到让我自己满意的那个标准。
……
关于用词: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本书里写了相当多的网络用语,比如小老弟啊舔狗啊什么的。其实都是些快餐文化,过了一段时间,这些现在还算是流行的词语就会变得老土且无聊。
我其实也考虑到了这一点,一部文学作品,严格来说不应该留下这种东西,很容易过时。等几年以后,再有人看起这本书时,只会这样评价:“这些梗,八百年前就玩烂了。”
我知道,但我就是不想改。
算是我任性吧,我想把现在这个时间段流行的东西都记录得明明白白,想知道自己是在什么时间以及什么心境下写出来的。
毕竟是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