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什么时候,都不缺这些守规矩的人。或许也正是这些守规矩的人的存在,才让这个行业继续欣欣向荣地发展。
新鲜出炉的《店大欺客》的影评成为了不少人关注的对象。
“一部深刻揭露人性的电影,却在嬉笑怒骂中结束,虽然荒诞,却又无比真实。两位主演的演技得到了极大的突破,虽然深深……黎去年拿到了最佳女配角,可是在《店大欺客》中才真正展现出了精妙的演技,这也是王导突破性的一部电影,跟他以前拍的不知所云的小众电影完全不同。”
“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这种能让人耳目一新的电影了,但是它,《店大欺客》,它做到了!我敢肯定,这部电影没有办法拿到金像奖,因为题材不怎么样,但是这是一部值得两个金像奖的电影,就是不知道它在其他奖项上的收益如何。”
《好莱坞影评人》中,影评人杜门……布朗这样写。
这口气实在太大了,让人忍不住侧目,想要知道到底是什么样的电影,能有这样的魅力。当然,杜门……布朗的确有这样的底气说这种话,他才三十多岁,可是在影评界就已经获得了一致的尊敬,被称为新生代最有影响力的影评人。
他的影评向来以犀利著称,也很少卖那些所谓的权威的面子,在社交网络上有一大票粉丝,他的影评对烂番茄等影视剧评分网有相当大的影响,不像有些影评人一样倚老卖老,自恃专业,嬉笑怒骂的语气十分符合眼下年轻人的品位。这就是他影评权威性的体现。
不光是电影行业需要与时俱进,就连影评人也一样需要与时俱进。
另外一点就是,他对好莱坞非常熟悉,也对奥斯卡非常熟悉,他们的运作方式,评奖方式,是不是有失公允,这部电影有没有前途和钱途,他都能看得出来,很少会失手。很多人都在猜测这个人的来历,觉得杜门很有可能以前就是混迹过好莱坞,甚至有可能坐到了高层的人。
只是猜测始终是猜测,没有确切的消息而已。这也不吃惊,每年来好莱坞淘金的人太多了,没什么好稀奇的。
杜门另外让人称道的一点就是他不是那种软柿子。别人听说了他的名字,试图给钱让他对电影给出好评,结果直接被杜门轰了出去。这还不算,杜门还专门写了一篇文来骂制作方简直不要脸,用词之犀利,让人叹为观止。这也直接导致了对方十分下不来台,谁看见了都想要嘲讽两句,恨不得自绝于人间。
这人要不是有真本事,真的要被人深恶痛绝了。所以,杜门这个硬骨头,一般人实在啃不下来,不敢得罪,也懒得去讨好,因为讨好不来嘛。
除非是对自己的作品够自信的,不然都不敢去请他。
反正外界已经肯定,杜门本人一点儿都不差钱,所以不稀罕别人的收买,而且名声这种东西,有时候有钱还不一定买得到,没必要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就破坏自己的根本。
《店大欺客》竟然能够获得如此赞誉,实在让人好奇。除了杜门之外,不少影评人也表达了对这部电影的青睐。就算因为临近奥斯卡提名出来的日子,各个电影制作方发行方都已经行动起来,话题度层出不穷,可是《店大欺客》依旧占据了一个比较显眼的位置。
有一部分还要归功于在洛杉矶建立了公关分部的伊莎贝拉,虽然今年黎深深没有在好莱坞闯荡,可是伊莎贝拉的行动却没有停止,时不时地把人拉出来溜溜,避免大家忘记新鲜出炉的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她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在需要的时候,就配合着《店大欺客》一起宣传,就有了现在的情况。
可以说,聘请伊莎贝拉真的是太值了!
跟上一部电影《倒影中的人类》相比,《店大欺客》的试映会的名额要好拿很多,试映会办的场次也要多很多。毕竟艾利克斯是已成名的导演,而且制作方也很强势,主演团队更不是《店大欺客》可以相比的。
王振国导演很厉害,但国际知名度真的比不上宋晏,更比不上艾利克斯。人家不要动,就有不少影评人愿意上门了,话题度也能够高居不下了。可是像王振国呢,也只能降低自己的门槛。当然,过程不重要,只要达到目的就行了。
这对电影正式上映的利润是有影响的,可是能够冲击奥斯卡的电影,也不缺那两张影票了。
反正影迷们是很高兴的,上次《倒影中的人类》他们都是等到电影上映了才有机会买到,这次连童轩宇都拿到了两张帝都点映式的票。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影后进化论 (.org)”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