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婷阅读 > 重生之大唐逍遥王 > 第37章 拜年

第37章 拜年(第2页)

京兆王氏叫王英的给事中一边投壶,一边道:“这些年,突厥频频犯边,圣人已下定决心报渭水会盟之辱,就不知此次代国公是否能再立新功了。”

    </p>

    崔瑾立即打起精神,坐直了身子。

    </p>

    李俊与崔芮对视一眼,崔芮点点头,笑道:“某以为,正如圣人所言,如今时机已到。去年,定远郡公张弘慎已列举了六条出兵突厥的理由,某便不班门弄斧了。八月二十三日,圣人诏命兵分六路出兵剿灭突厥,以兵部尚书李药师为总节度,霍国公柴绍、英国公徐世绩等十余员大将共率兵十余万将突厥团团围住。而后,突厥俟斤九人带领三千骑兵降唐,拔野古、仆骨、奚等酋长也帅部众降唐。虽去年时逢干旱,粮食大减,但朝廷诸位相公应对得当,又在圣人和皇后娘娘的倡导下,上下厉行节俭,也凑足了大部军资。或许朝廷有人担心,若是战线拉长,无法保证供应。呵呵,某以为,兵者,鬼道也,岂能按常理而行?以圣人之谋略,以李公之才智,必是早有章程。”

    </p>

    王英不由多看了崔芮两眼,呵呵笑道:“正是,圣人早有章程,否则也不会大动干戈。此番,李公必会将那颉利可汗擒来叩见大唐天子。只是,若一时攻克不下呢?要知,现今国库空虚,为了此次作战,连长安城内的花灯也少了许多啊!”

    </p>

    崔芮皱了皱眉,这也是个问题。据说,今年过年,宫里一律不得缝制新衣,烛火减半。但对庞大的军备支出,这些也是杯水车薪。崔瑾扯扯老爹的衣袖,待他低下头,附在他耳旁低语几句。崔芮犹豫片刻,对众人笑道:“刚才,犬子瑾对某道,有国才有家,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在座诸位均来自世家,如今正是我等世家发挥作用的时机。”

    </p>

    有人不解地问:“依崔录事所言,我等该如何行事?”

    </p>

    崔芮道:“诸位担心的不过是三点:一是粮食供应,发动全城各家各户制作干肉、干饼等等,将士全部带干粮,这样既可减少重量,又好携带;二是兵士衣裳问题,可发动全城妇孺缝制冬衣;三是药材问题,可发动全城医馆大夫,按冻伤、刀伤、伤寒等等症状,分别炼制成药包,分发给将士。粮食,可捐;衣料,可捐;药材,也可捐;工钱,我等给付。我等世家要做的,不仅是捐粮、捐布匹和药材,最重要的是以自家的威望,发动长安城各阶层,让大家有钱者出钱,有力者出力。犬子提到东西市的商人,说,商人重利,但更想要名声。我等何不上书给圣人,凡捐财物千贯以上,就赏他们一块积善之家或其它什么木牌子,如此,何愁钱财不够,何愁军资不足?渭水会盟之辱,不仅是君之辱,也是国之辱,民之辱。”

    </p>

    “这,倒也可行!”众人互看一眼,点点头。不用拿太多财物出来,又能让世人看到世家忧心国事,甚是合算。只是,让圣上给那些商人颁发牌匾,这个就有些不妥了。

    </p>

    “那些商人在长安城内赚得金银满钵,其钱财还不是来自百姓和诸位,何不让他们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李俊笑道。

    </p>

    “李侍郎说的极是!吾等便立刻回去禀告家中,而后联络各世家一同行事。”王英道。

    </p>

    “此事,我等只是倡导者,切记不可贪功,不可逾越!”李俊叮嘱道。

    </p>

    有人心中一震,忙将小心思收敛起来。

    </p>

    待众人走后,李俊好奇地问:“瑾儿,你怎想到这种法子?”

    </p>

    崔瑾眨眨眼,道:“那日,侄孙与太子到西市,见到那些店铺无不是人声鼎沸,生意极好,而太子却说,除了官府对他们收取一些管理费,不收一切商业赋税。侄孙真的是羡慕啊,君王连过年的新衣都舍不得缝制,朝廷连打个小仗都得省衣缩食,他们却腰缠万贯,有钱无处花?既然如此,便让他们心甘情愿捐献少部分钱财用于大唐保家卫国吧。如此,大唐安定了,百姓富裕了,他们赚的钱不是更多了么?而对朝廷而言,损失的不过是几块不中看又不中用的木牌子,但对于商人而言,特别是胡商,则是无上的荣耀。而某些人口中所谓的朝廷脸面问题,连过年的新衣都缝制不起,连打仗的军费都筹集不到,还打肿脸充胖子,何苦呢?”

    </p>

    崔芮顿时忍俊不禁,点点他的脑袋:“你这混小子,整日就知胡说!”

    </p>

    李俊揪着胡须,沉吟片刻:“瑾儿说的却是有理。那些胡商常年在大唐行商,几乎都已扎根在长安,能让他们为朝廷出点力也是可行的。只是,此事得好生筹划,还得与各家统一说法,再上报朝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家宝宝你惹不起 权少请自重 锦绣云间 倾国弃妃 巨大的谎言 霸道总裁的捕捉法 神之呓语 亡灵天灾 逍遥假太监,开局帮太子入洞房! 修真高手混花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