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婷阅读 > 重生之大唐逍遥王 > 第84章 吴俊仪的亲事

第84章 吴俊仪的亲事(第1页)

    ()

    鉴赏会在长安人民的期盼中如期举行。不仅是文人雅士,报名参会的商人也极为积极。但是,酒楼为了保证嘉宾的质量,共售出一千张入场券,其中只有一百张卖给非文人。至于如何区分,不是有户籍证明么?为防止黄牛党,施行实名制购买。于是,为了抢到入场的机会,前日晚,不少人便让下人在酒楼前站岗排队,所以又有新的行业及时孕育而生,这就是职业排队人。

    </p>

    看到如此火爆,房遗直问:“何不改到曲池或其它宽敞的园子去举行?”

    </p>

    李恪淡淡地道:“这个能赚多少钱?收取的入场费不过一千贯,还得支付初审费、提供茶水、奖赏,评委们的礼物,这些不是钱么?不过是提高酒楼的声誉罢了。”

    </p>

    房遗爱很是失望,几百贯分成二十份,自己能得多少啊?划不来!

    </p>

    此次请到的评委共计五人,虞世南必然是要给弟子撑腰的,此外还有房玄龄、于志宁、孔颖达,以及如今极为年轻的阎立本。阎立本得到邀请函,极为惊讶,因为此时的他声明不显。经来人再三解释,他才相信。

    </p>

    因仍有不少考生滞留京城,所以投稿的人特别多,精挑细选,反复对比,终于选出五诗五赋五画,这是组委会临时决定增加的,以免因名额太少遗落精品佳作。对于那些稍逊一筹,但仍算做佳作的诗赋或画作,酒楼提出,为他们免费提供展览场所,与入围作品一起展出。

    </p>

    入围作品,一律实行糊名制,诗赋由女艺人在台上演唱,画作只能分别列队上前浏览观看,评委可细细鉴赏。不过是一个气氛罢了,真要看清楚,那些嘉宾中有多少能会画、懂画。所以,组委会提出,嘉宾可弃权,不参与投票,最后结果按实际得票数计算成绩。

    </p>

    入围诗赋或委婉或清丽或激昂或沧桑,经女艺人的演绎,更添情义。众人纷纷叫好。崔瑾暗暗点头,那十位临时初审还是有几分鉴赏水平的,若是其中有常驻京城的,可以签订长期用工合同,专门负责这项工作。他还想将此次科考入围的考卷装订成册,对外发行。而鉴赏会收集到的作品,也可以印刷出来。想想,岂不是又多一项收益?听他一说,房遗直和李恪也赞同,那些奖励、初评费、茶水钱和评委礼物,就应该成倍地赚回来。

    </p>

    李恪提出,以后是否应当让那些投稿者也缴纳一定的初审费,不用交太多,十钱、二十钱均可,投稿的越多,收取的费用也越高,如此支付初审费也绰绰有余。

    </p>

    崔瑾一听,对李恪是刮目相看,这皇家子的智慧不可小觑。随即,与李承乾、李锦文商议后,决定按每稿十钱收取初审费。他算了算,此次共计收到投稿一万余份,如果按新规定收取费用,则可收到十万余钱,即一百余贯,这样也能保证开支平衡。

    </p>

    最后,经评委品鉴、点评,部分嘉宾投票,加上评委意见,评出此次诗赋、画作的头名,待李锦文宣布名字时,评委们也不住点头,原来,获得“大唐皇家私房菜”杯第一届大赛的诗赋第一名是此次科考状元吴俊仪,画作第一名是科考第二榜第九名郑清和。一时间,十九岁状元吴俊仪的名声响彻长安,随之,他尚未婚配的消息也被同乡同窗透露出来。于是,暂居永乐坊的吴俊仪每日都会接到若干名刺,让他应接不暇。好在郑清河早已娶亲生子。而其他入围的还有榜眼李允、二榜第二名崔瑭,作为世家子,早就定亲,只待此次科考后晚婚。

    </p>

    对于吴俊仪的人品,经过较长时间的相处和观察,崔芮也很是满意,便对崔崇提出,可否将崔氏旁支女或庶女许配于他?崔崇思索再三,又将杜明寻来,细细询问吴家的情况。

    </p>

    杜明与吴俊仪甚为交好,对其人也是赞不绝口,回道:“恺之也是躬耕出身,其父是偏房嫡子,颇有文采,但屡考不中,现在吴氏族学授课。其母是前隋官宦人家出身,知书达理,待人和善,但早年家道中落。家中有一阿姊已出嫁,还有一弟一妹,尚年幼,未曾婚配。虽家境较为贫寒,但从未以此为耻,总能泰然处之,也从不与人争辩长短,与人计较得失。恺之自幼好学,极为勤奋,家中本想早日替他定亲,但恺之认为会耽误学业,只待科考后再作打算。”

    </p>

    崔崇未知可否,又让人找来杜明和吴俊仪的同乡或同窗,互相印证,这才决定将尚未婚配的自家孙女许配于吴俊仪。再三选择,嫡子嫡孙女是不可能的,连庶嫡孙女也不行,那么尚未婚配,年纪适当的只有庶四子崔浩峰的庶次女五娘崔冰怡和庶三子崔安芨的庶次女三娘崔博雅,均十一岁。五娘崔冰怡一直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家宝宝你惹不起 权少请自重 锦绣云间 倾国弃妃 巨大的谎言 霸道总裁的捕捉法 神之呓语 亡灵天灾 逍遥假太监,开局帮太子入洞房! 修真高手混花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