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造纸术(第2页)
“咦,这个名为纸张的物体,竟如此轻便,放在手中竟然感受不到重量。”
“此物若真能代替竹简,可大大简便我等的篆刻时间。”
在秦朝时期,各地的奏章都是竹简的形式,写一封奏章便要把想说的话,手动刻竹简之上,可错了之,还要消掉修改,非常麻烦。
所以为了少刻一些字,竹简上使用的词汇都是能省就省,文化层次差一点的,看都看不懂,扶苏这段时间以来,看到这种奏章也很头大,现在有了纸张就好了。
“墨卿家,这种纸张造价几何?”
“回陛下,臣按照陛下所书的方法研究一番之后,已经找到了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等原料用来制造纸张,现在一张黄纸造价已经不足一文钱了!”
大臣们听后顿时哗然,一捆竹简的造价都可以买好几百张这等大小的黄纸了。
“此等器物甚好,还请陛下传播开去。”丞相王馆身位当朝大儒,自然知道此物传扬出去,会对朝廷造成多大的影响。
首先便是,记载的方式有了新的载体,彻底淘汰了竹简这等繁杂的物体。
其次便是,有利于知识的传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