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朝代铜板是硬通货,但银子也是当钱币使用的。林月儿去金店买的银条有了用武之地了。
大庆朝的国都在庆都,而这个村庄在郁城,离庆都只在邻城,所以家家户户的日子并不难过。
这里只是郁城下面一个小县的村子,平时村民们买东西都只会用县城去。大多数人一辈子都没有去过郁城。
大隐隐于市,在小地方出手货物,实在是太显眼,而在大地方人来人来,富足的人也多,反而是不太注意。所以林月儿准备明天一早去郁都。
听这家男人铁牛说,明天村长家二儿子要去郁城,他家有辆牛车,交些车费,明天一同去一个时辰就到了。
第二天早上,铁牛就陪着林月儿去了村长家。村长家的确好说话,一口就答应了。看着林月儿上了牛车慢慢走远。铁牛便回了家。
才发现林月儿给自家留了一块银子,还有一碗盐。顿时惊喜不已,要知道普通人家,一辈子可能都沒有用过银子,只用铜板,一两银子也有一个月的收入了,而盐更是精贵,这些盐牢牢被官府把着,价格特別贵,普通根本舍不得多用,炒菜只用一点点,而且还是粗盐。
这么细的盐也只有达官员人能吃到的。林月儿也是昨天听他们讹说起过这件事,所以才会留盐的,而且是把袋拆了,把盐倒了出来。虽然银子是硬通货。
但银子在海都也不便宜,这一两银子也花了林小月五百块,林小月也只买了五两。现在只剩下四两了。
来到郁城,看到这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的人群。除了这古色古香的衣束,还有两边只有两屋高的木屋。
有并不是水泥而是用石头堆彻的道路。真是小一点儿也不比现实中的现代十字街差。大街上叫卖的,走路的,还有蹦蹦跳跳的小童,真是一副盛市繁华的清河上明图啊!
看到这儿,林月儿反而不急着先卖东西了。毕竟是第一次做生意,又是在这不熟悉的古代,还是先把物价什么的打听清楚才好。
当林月儿来到当铺时,已经过去半个时辰了,也就是大概上午十点钟了。
身上也不再是那件某宝淘来的不伦不类的古装。而是当地一家成衣铺剪裁合理的锦衣,衬着林月儿一米六八的身高,还真有一点翩翩公子的味道,当然,是不看她那比平常公子稍微矮了点儿的身高才行。
不过林月儿个子虽不高大,但大庆朝普通人日子并不富裕,所以个子不高的也大有人在。到也并不是很突兀。
而这家当铺,名叫丁家当铺。已有百年历史啦。虽是做典当的生意,但是童叟无欺,并不做强买强卖的生意,都是明码标价,经过几代当家人的诚信经营,虽也有几次浩劫,但都撑了过来。在大庆朝各地都有分号,信誉也好。
经过打探,林月儿发现大庆朝已有钻石首饰了,名叫金刚石,是海外商人带回的舶来品。很受大庆朝贵夫人的喜爱,虽不是价值连城,却也千金难求。
而这时也并没有人工养殖珍珠,都是从海底,河底捞出的天然珍珠,所以产量并不大。而大小相同的更是少了,所以珍珠首饰价格也很是昂贵。
虽说林月儿有好几套首饰,但水钻项琏毕竟太过惹人眼球。
林月儿只拿了一枚镶着水钻的戒指和两串珠圆玉润的珍珠项琏。一共死当了三千两银票。然后又用五百两银票兑换了五十两金子。
大庆朝的一个铜板可以买两个包子。一千个铜板=一吊钱。一吊钱=一两银子。十两银子=一两金子。金子并不是流通货币,只为了带着方便。
把银票和金子放进怀里。林月儿还有些不可思议。不是店大欺主,不是惊为天人,不是详问来历吗?怎么掌柜的只是验看了首饰,问了活当死当再画个押就可以了呢?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重生之位面交易人生 (.org)”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