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太空中经常会遇到预估不到的紧急事件,有些稍稍有点那么过度夸张,但是我很清楚这一次不是。
“第10号‘灯塔’失联,后续工作无法展开,1-9号灯塔无法前进,后续的发射任务受阻。”
“远程遥控怎么样?”有人问。
“试过了,没有反应。”
“刚刚发生了什么?”
刚刚太阳表面爆发了一次强太阳风暴,等级为X5以上,恰好处于该风暴范围内的大部分卫星失效,很多卫星出现永久性失效。
通过紧急会议召集来的各部门负责人或发言人的叙述,我才发现,原来世界各地均出现了程度不同的干扰。
英国北部、挪威、芬兰、丹麦、阿拉斯加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均报道当时出现了绚烂的极光;赤道地区多架飞机与船只失联;“昊天”号太阳探测卫星信号发生极强烈的闪烁,位于虹湾的月球基地主电源断电一个半小时……
等等?月球基地主电源断电?那……李泽浩的孩子不会受到影响吧?
在六分之一地球重力的影响下,生孩子本身就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尽管有人24小时不间断照顾,但是这种生育即美丽又残酷,只有我们这些人才明白李泽浩夫妇要承受怎样的牺牲。
韦妙菡是在拿命赌啊。
我不禁为这位勇敢的姑娘捏了一把汗。
“那边的情况我们暂时联系不上,你担心也没有用?”
妙妙的声音突然出现在我的耳机里。
“你……”我下意识地想问你怎么知道,话还没出口,答案就来了。
“你的心跳过速了,出于健康考虑我不得不提醒你,他们找你开会是有重要任务的。”
在妙妙的提醒下,我这才收敛心神,其实整个会议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修复第100号灯塔,派谁去?怎样修复?
“我们可以发射一台新的‘灯塔’直接替换掉那台故障的10号。”
这是最直接的办法,而且我们有这个条件,问题是……
“我们没有合适的机械体去执行这个危险的任务。”
“灯塔”不是火箭,它只适合做短距移动,1号“灯塔”由一台小型无人飞船牵引着,后续所有“灯塔”只能对自身动作进行微调。
根据记录仪上的最后数据,10号灯塔在失联前已经偏离了原有的轨道,它挂着的太空电梯绳会把其它“灯塔”一块儿拉离预定航线的,现在1号火箭已经停机,9号和11号正在努力维持稳定,但是明显不乐观。
如果现在放弃10号,那么等于一下子放弃了10台“灯塔”,就算1号成功与吴刚对接,那么后续的2-9号也犹如风筝一样被太阳风扯着随处乱飘,这种情况下想要重新对接难上加难。
如果这个计划失败,不止是上百亿的资金打了水漂,更是令地通月计划近乎无限期的往后延,这个后果谁也担负不起。
我突然明白妙妙提醒我危险的意思了,没有合适的机械体就不能让机器人去完成这项工作,我们在模拟演练中使顺手的机械体2号还在开发中呢。
没有机器人,就得拿人上,谁最适合做这项工作?
我突然想起此前我们演练过几十次的模拟捕捉彗星行动。
放眼全国,最有经验团队的当然是我们啦……
……
……
“灯塔”可比彗星小多了,而且“灯塔”上没有引力,不可能形成绕星而行的局面,只有找到它、瞬间捕捉一次性对接,这在茫茫的太空中比大海捞针还要难。
理论上可以顺着太空电梯的缆绳摸过去,可是太阳黑子还正在活跃期呢,随时可能来的太阳风暴可能对这次救援活动不那么友好,单是靠着不怎么可靠的仪器去捕捉那条在太空中可以说几乎看不见的缆绳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稍不留神就会偏移轨道,然后不知所踪。
运气好的话还有可能被地球引力捕捉,然后被吸引进大气层,当然也有可能一头撞向月球。
“灯塔”可不是降落舱,它进入大气层只有一个结果——成为大气中绚烂的一颗流星。
如果落在日照面,可能连那一丝的绚烂也不会被人观测到,因为它太小了。
最可怕的是距离,10号“灯塔”位于超级天宫11万公里以外……
尽管我们有了可以将宇宙飞船加速到光速的十分之一的技术,但是在太阳系内飞行,如今我们的传统飞船抵达月球的时间绝对不会比嫦娥3号快很多,等我们几天后抵达10号“灯塔”位置时,那里的情况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们根本无法推测。
凶多吉少,绝对的凶多吉少。
“所以,救还是不救,各部门必须立即拿出一个方案来。”
尽管是视频会议,我似乎还是能感觉到主持人用凌厉的眼神看着我们正在参会的所有人。
我下意识的看了高放一眼,尽管平时的我不会这样做,李泽浩不在的日子里,我希望这位同学兼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