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王刚便花出去了23亿港元,买够了两千万股。这就是说,包王刚原本准备在两天之内的行动,只用了短短两个小时就完成了。
当天十一点半左右,包王刚对九龙仓的控股权便达到了49%,掌握了这场闻名香港的九龙仓争夺战中的决胜权。
已经挣扎了许久的置地公司自然不肯轻易放弃,他们也在当天晚上六点半公开宣布增购九龙仓股份的决定,但是那时候,包王刚所购股份已经高达九龙仓总股份的49%,无论置地如何努力,都回天无望了。
收购结束时,置地公司所购股份为1330万股左右,远远低于包王刚。无可奈何之下,置地公司只能将自己名下一千万股九龙仓股份,以10.05亿港元的价钱,卖给包王刚。
九龙仓争夺战宣告结束,包王刚是最终的赢家。其实包王刚可以战胜置地还有一个原因,那便是置地的轻敌。
当年香港有四大英资集团:怡和、会德丰、和记及太古。英资财团一向财大气粗,不把华商放在眼内,身为怡和成员之一的置地觉得包王刚不可能筹集那么多的资金,没有早做打算,才给了包王刚成功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