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下的仙草蜜很快便送完了,王氏喜滋滋的数着今天卖得钱,田苏苏与田父清理着摊位与竹杯。
二两多!!王氏惊得差点说不出话来,这都顶上平时家里一个月的收入了。
王氏赶紧捂紧钱袋,拉了拉田父,在田父的耳边轻轻的说“老头子,你知道吗,咱们今天卖了二两多,苏苏真的是太厉害了要是照这个情况那咱们一个月至少能卖六十两。”
王氏的话让田父洗竹杯的手抖了抖,自家一年的收入都没这个数,自家的宝贝女儿,还真是金疙瘩。
田父身为一家之主,强装淡定道。
“嗯,知道了,把钱收好了。这钱是闺女挣的,给她存在当嫁妆。”
“我晓得,这都是我闺女的,我肯定放好了。”
“爹娘,我还小呢,这钱我要给爹娘买衣服穿,买肉吃。”
“苏苏,爹娘不缺这个,这是你挣的钱好好存着当嫁妆,以后要多多的带些嫁妆去才不会被人看清。”
“爹娘,女儿挣钱就是给你们花的。还有以后我嫁的人如果因为我的嫁妆少就对我不好,那这样的人你们敢让我嫁吗。”
“好好好!就你歪理多。”
一家三口就在馄饨摊一人吃了一碗鲜肉大馄饨花了36文。这差点儿没把田苏苏的舌头鲜掉,太好吃,这是现代加了诸多调味料所不能比的,一下子囫囵吞枣的给吃完了。
而田家二老也从来不舍得吃这金贵的东西,也是很快将其吃完了。
就算是吃着馄饨王氏也没有闲下来,一边与翁家夫妇闲聊着。
根据王氏的唠嗑得以知道,这对老夫妻以前摆摊没有固定位置的而且经常有恶霸来收保护费,环境更是脏乱差。
现在的县令林子楚,当年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便是让这平头百姓改善生活环境,让摆摊变得合法合理,由衙门直接管理。
一开始没有人肯听这位公子哥的,觉得他不过是镀金的,等任期已满就走人的,什么都不懂还在这瞎胡闹。
后来林县令动用了家里的关系威压才使下面的人不再阳奉阴违,随着林县令的政策大家也都看到了显著的效果纷纷感谢林县令,并表示支持。
这时大家才知道,这位林县令可不是只会纸上谈兵的公子哥,是真心实意为民请命的好官。
田父去向衙役交了明天的摊位费,田苏苏便拉着田父往猪肉摊去。
这时的肉摊已经没什么肉了,只剩下几根带着碎肉的骨头,跟一些猪下水。
可惜田苏苏不像其他穿越者一样厨艺精湛,卤猪下水这种事在这调教不全的时代自己也做不了,只能选择把那排骨买回去。
这的人只喜欢吃肉像排骨这种基本没肉的只会是穷人家买回去尝尝荤腥味的。所以只花了十文便买了三根排骨。
田苏苏又拉着爹娘往布庄走去。二人见田苏苏带着他们来到布庄便连忙扯着自家女儿不让她进去。
“苏苏,这钱虽然是你自己挣的,但也要省着花,我跟你娘都有衣服的,不用再买布了,把钱留着。”
“爹娘,这不给你们买东西那我挣钱是为了什么,你们放宽心,今天的钱花了明天就能再挣回来了。钱呢,是靠挣来的不是省下来的。”
田苏苏硬拉着王氏进去,刚刚她在门口就相中了一匹蓝绿色的棉布,当即问了伙计。
“小哥,我想看看那匹蓝绿色的棉布,能拿给我们看看嘛。”
伙计看着他们的穷酸样并不想理会,装着没看到继续跟另一位穿着绸缎丫鬟装扮的女子谈笑着。
听着是要低等的棉布更是不想理会,自己眼前这位可是桐县首富家里最受宠的桂姨娘身边的大丫鬟,一出手可比那些乡下泥腿子阔绰多了。
田家人见这情形顿时也明白了,自己身上的衣物虽然没有补丁,但也是洗的有点发白了。而那丫鬟打扮得一点也不比普通人家的小姐差,相比之下也难怪小二不想理会。
知道女儿孝顺可是就今天这二两银子确实买不了多少棉布,最多只能买匹粗布。
看女儿碰了灰的夫妻二人没有什么不高兴反而拉着女儿就要走。
好吧,看着人家的样子女主也怂了,自己刚来没根基不过是个小农女。那人一看就是惹不起的,万一人家背后的人一跺脚自己家里不得抖三抖。
算了,孝敬爹娘不急于一时等挣大钱了再来也不晚。
虽说没买新衣服,但是骨头汤跟大米饭还是得安排上。田家三口带着十斤米面,跟几根排骨出现在了田家村村口时,田家人与村里人热情的打着招呼。
这时午时刚过,正是热的时候,田里却还是户户都有人。
闻着肉腥味,再看着田父推车上又是盆又是桶的,马上就有人眼红了。
“呦!翠花啊!你们这是去城里卖什么好东西了,这还买上肉了,这肉腥味都快从村头跑到村尾去了。”
说话的是钱寡妇,与王氏平时就不对付。当年年轻时二人关系也是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