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六、七章 三合一章节(第3页)
前几天部长私下找他谈话,说准备给他加担子。什么叫加担子?就是想提拔他了呗。冯煜坤高兴的就别提了,这几天见了谁都笑呵呵的。就连建了扫厕所的阿姨都开始主动打招呼了。搞的他们部门的人还以为他得了失心疯。可是很快他就笑不出来了。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太胆大妄为了,简直不把我们放在眼里。一定要严办。”一大早,部门的人就听到冯煜坤办公室传出的咆哮声。
大家面面相觑,搞不懂司长这是怎么了。前两天还一副弥勒佛一样笑呵呵的,今天怎么就发这么大火。还是发生什么事情了?不等他们想明白,就见冯煜坤黑着脸从办公室走出来。
“马上让各负责人到会议室开会,十分钟不到的就别来了。”说完也不管他人反应,直接进了会议室。
对开会一项拖拖拉拉的各负责人这次没人敢在磨蹭,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会议室。当最后一位到达的时候,时间才过去了不到五分钟。
看到所有人到齐,冯煜坤脸色稍霁。直接拿出一叠报纸和一本书扔到桌子上:“看看这些东西,然后告诉我你们的看法。”
尽管怒气冲霄,可他还没有失去最后的理智。没有直接亮明自己的观点,而是等着其他人发言。这是他一贯的方法,事先从不轻易表明态度。提出问题,让手下的人说,最后他收尾。这样就算出了问题,也容易推脱。
作为主管儿童文学的部门,管辖范围内出了个《儿童文艺》这样奇迹,他们都是有所了解的。《拇指姑娘》引起的舆论风暴他们自然也有所耳闻。所以只是扫了一眼桌子上的东西,他们顿时就明白了司长发火的原因。
“都别愣着啊,说说自己的看法。”等了半天也不见人说话,冯煜坤深知手下一群人的秉性,倒也没因此发火。而是再次追问。
低下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知道这一关是躲不过去了。大脑以超过光速运转,组织着语言。《儿童文艺》和七夜都和自己不熟,得罪就得罪了。
“《儿童文艺》和这个叫什么七夜的作者简直就是胆大包天,什么样的东西都敢写都敢连载。简直就是不把国家政策放在眼里。一定要严惩。”
“这样不遵纪守法胆大妄为的作者和杂志,一定要严惩不贷。”
“对,你看看这写的什么。总共就两部作品。一部宣扬暴力。一部更出格,居然连爱情都敢写。这简直就是拿祖国儿童当儿戏。”
揣摩上司的意思,是每一个做下属的必修课。在做的各位都是其中的佼佼者,要不然也不会坐在这里了。纷纷顺着冯煜坤的想法发表着‘自己’的看法。
对下属的意见能和自己一致,冯煜坤深感满意。脸上的表情好看了许多。
“好,既然大家都认为要严惩。那就说说具体该处罚,才能让他心服口服,又能震慑他人。”
让被处罚着心服口服这只是场面话,谁都没有当真。这样的事情他们经历的太多了,早就有现成的办法在那摆着。都不用想,直接拿来用就行。
“宣扬暴力还不算什么,最主要的是他们居然敢涉足爱情。我们三令五申,儿童文学作品绝对不能出现爱情描写。他们既然敢顶风作案,那我们必须要把这股风气打下去。要不然以后还怎么开展工作。所以我认为,全面封禁七夜的作品。责令《儿童文艺》停业整顿半年。”
“半年,太轻了了吧?我觉得还是直接吊销他们的从业许可证好了。”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就商议出一套可行的方案,然后递交到冯煜坤手上。对此,冯煜坤更加满意。
“既然这是大家一致意见,我就不说什么了。就按照这个……”
话还没说完,就听“哐”的一声,会议室大门被人重重的推开。只见冯煜坤的秘书一脸焦急的小跑着来到他的面前。在他发火之前把一份报纸放到了他面前。
低下的人只见到冯煜坤先是一愣,然后一副不可思议的模样。随后脸色一阵青一阵红。都纷纷在思索报纸上到底写的什么?为什么一项喜怒不显于色的冯司长看到后玩起了变脸?
大家都忍不住往报纸上盯去,离得远的自然是什么都看不到。离得近的,隐约看到报头上写着‘教育报’几个字。
就在他们思绪乱飞的时候,冯煜坤直接起身,说了句‘散会,此事容后再议’,就头也不回的离开了会议室。
离开会议室后这些人纷纷找出了今天的教育报,以查找顶头上司变脸的原因。而他们也很轻易的就找到了原因——在教育报头版连载着一篇评论,一篇关于七夜和他作品的评论。
这篇评论是著名教育家洛红绵发表的,名为《童话界的革命》。
洛红绵在她的文章开篇写到:“我首先是一位奶奶,然后才是什么教育家。抛开专家的外壳,我和天下所有宠爱孙辈的奶奶一样宠爱着我的孙女。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的孙女喜欢上了《舒克和贝塔》。从那时开始《儿童文学》成了我们家必买的杂志。
对于《舒克和贝塔》这个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