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婶子也是个性急的人,中午吃过饭,便一个人匆匆的往娘家赶了,一是这份月钱确实是不低的,自己弟弟自从不再进学之后,也天天是闲在家里的,农活也不会做,在家也有点郁郁不得志,二是大宝那些孩子都是她看着长大的,性子也都是好的,二牛一家更是忠厚老实的人家,弟弟能到这里来教书,晚上还可以教二狗子认些字,是最好不过了。越想越觉得是个好事情。
徐婶子走到娘家,跟自己的爹娘和弟弟一说这个事情,家里人都是极高兴的,尤其是弟弟更是觉得自己这么多年读的书终于是有些作用了,多少月钱他倒不是最在乎的,左右是可以凭自己的能力养活自己就行,又可以发挥所长,又可以养活自己这不可不说是一举两得的。
古时候的读书人大多数都是有些迂腐的,他们读了些书,都觉得自己和一般人是不一样的,在家里农活不愿意做,也不屑经商,甚至骨子里是有点看不起经商的,所以能做的事情也是很有限的,这徐婶子弟弟就是在家闲了很久,正愁着不知道做些什么呢。
徐婶子娘毕竟是妇道人家,自己家里虽说不上是什么富贵人家,但是自己的小儿子也一直是没有做过农活,娇生惯养的养在家里的,如果自己的儿子说要去别的地方她是不会同意的,但是现在在自己女儿那里,又听说了二牛一家都是极好的,也觉得是件好事。
徐婶子一家当天就帮他弟弟收拾好了东西,背着几个大包袱来到了徐婶子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