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丽华脸上也有了笑容。
只有谢宝珠冷笑。
谢蝉躺了两天,第三天就活蹦乱跳了,丫鬟仆妇都笑嘻嘻的,说她以后是大姑娘了。
周氏看着一日比一日出落得标致的谢蝉,十分感慨,叫来周舅母,姑嫂两个支开丫鬟,在屋子里叽叽咕咕说了很久的话。
周舅母离开前,站在门口打量谢蝉,脸上笑眯眯的。
谢蝉被她看得浑身汗毛直竖。
“病”好了后,谢蝉接着忙碌,陈梅来府里找她玩时,她刚刚合上账本。
陈梅是陈教谕的女儿,那年送谢蝉几支梅花插瓶的陈家姐姐。
“九娘……”陈梅拉着谢蝉的手,含羞带怯、又好像漫不经心地问,“你长兄那个人怎么样呀?”
谢蝉从她的语气里敏锐地听出一些其他的东西。
她怔了怔。
陈梅羞红了脸,低头绞衣袖。
“你要我回答的话,我长兄自然是样样都好。”谢蝉轻笑着回,“姐姐怎么问起这个?”
陈梅脸颊红透,“我阿娘说,爹爹很喜欢你长兄。”
陈教谕很欣赏谢嘉琅,当年就是陈教谕力排众议要推荐谢嘉琅去州学。
谢蝉低头沉吟。
陈梅紧握着她的手,咬了咬唇,轻声道:“九娘,你从来不传别人的闲话,有句话我只敢问你……你千万不要和别人说我问了你这件事……”
谢蝉抬头,已经猜到陈梅想问什么。
“你长兄那个病……是不是治不好?”陈梅红着脸问。
谢蝉心里叹息一声,道:“我们两家常来往,是什么状况,姐姐都知道的,我哥哥不会隐瞒什么。”
陈梅失望地咬唇,沉默片刻,笑了一下。
其实她心里有数,只是不安之下非要找个人问一问。
等陈梅走了,谢蝉去找谢嘉琅。丫鬟告诉她,谢嘉琅不在。
“大郎这几天常去陈教谕家,陈教谕天天留饭,要夜里才能回来。”
谢蝉愣了一会儿。
这么说,谢嘉琅和陈梅也经常见面?
陈梅不会因为陈夫人的几句话就跑来找她问谢嘉琅的事,一定是陈教谕和陈夫人对陈梅透露了什么。
陈家的意思,谢嘉琅知道吗?
如果他知道两家在说亲,还每天去陈府,是不是说明他也愿意和陈家结亲?
前世,谢嘉琅一直没有娶妻。
谢蝉记得,他有意中人。
谢嘉琅亲口告诉她的。
那时李蕴在宫里寻死觅活,闹得太厉害了,谢蝉劝不住她,只能带着宫人堵住谢嘉琅,问他为什么那么坚决地拒绝一位公主。
谢嘉琅一开始说自己身份卑微、身体不好,配不上公主,谢蝉把话带给李蕴,李蕴说她不在乎。
谢蝉再问谢嘉琅。
谢嘉琅一身绯红官袍,立在寺庙的莲花雨帘下,回头瞥谢蝉一眼,长睫垂下,道:“娘娘,臣已心有所属。”
谢蝉很诧异。
那一刻,雨帘下水珠淅淅沥沥,佛塔静静矗立,乌黑殿顶后飘来一声一声悠远的钟磬音,谢嘉琅站在阶前,望着殿顶之外沐浴在蒙蒙细雨中的翠微远山,面庞平静。
他语气很平淡。
谢蝉却从中听出了一种无尽而深沉的苦涩。
后来,谢嘉琅竟然一生都没娶妻。
谢蝉从未见过他那样的男人。
世家大族里,公子郎君十三四岁就开窍,身边丫鬟侍女如云,长大娶妻,哪一个不是三妻四妾?即使夫妻再恩爱,丈夫身边也有几个侍妾。所有人习以为常。李恒纳妃的时候,谢蝉一遍遍告诉自己不要嫉妒,因为是迟早的事。
谢嘉琅呢,说他有意中人,于是一生不娶。
谢蝉始终不知道他的意中人到底是谁。
此刻,谢蝉盘腿坐在谢嘉琅的书房里,看着案几上插了几枝海棠的瓷瓶,忍不住浮想联翩:谢嘉琅的意中人会不会是陈梅或者其他江州小 娘子?
只有年少时喜欢的人,才能让他铭记终生吧?
如果谢嘉琅的意中人是陈梅,谢蝉可以在陈梅面前多说点他的好话。
她希望谢嘉琅能得偿所愿,和爱慕的女子缔结良缘,白头偕老,而不是茕茕孑立,伶仃一生。
可是陈梅好像有点介意谢嘉琅的病。
谢蝉想着心事,扒在书案上睡着了。
“团团。”
有人叫她,声音温和,手指轻轻拂一下她束发的丝绦穗子。
谢蝉揉揉眼睛坐起身。
谢嘉琅展开一条毯子盖在她肩头,把她整个裹住,“怎么睡在这里?别着凉了。”
谢蝉抓紧毯子,“哥哥,你从陈家回来的?”
“嗯。”谢嘉琅应道,倒了一盏热茶塞进谢蝉手里。
谢蝉喝口热茶,从胸膛开始一点点暖和起来,“哥哥,你见到陈姐姐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