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边掬一捧水洗把脸,屈原说这水是可饮用的,昭碧霞便掬一小捧水尝了一小口,这水果然清凉甘甜。
不过这树荫下的水也是冰凉,冷热刺激肠胃不好的话喝了会难受。昭碧霞提醒了屈原这水太冰了,还是别喝了刺激肠胃到时可有得难受……
刚提醒完,屈原拉着昭碧霞往岸上走,可是碧霞还是踩到裙摆滑了一下重心不稳跌入齐腰深的水潭,岸边沾了水更湿滑,屈原试了试没有着力点拉碧霞上来,便也下到水中。
昭碧霞见状急了嗔怒道:“灵均,你怎么下来了?我可以上去”
昭碧霞尝试抓着岸边的草上岸,可是草一拉就连根拔起根本撑不住人的重量,尝试数次最后断掉的草直接让昭碧霞反向滑落水里。
屈原便想着扶起碧霞让她撑着自己的身体上去。然后自己会些功夫,长剑刺入土壤将自己带上岸。
因为衣服被打湿得赶进回家换身干的,不然湿衣服这么热的天容易伤风。
回到昭府屈原一再提醒昭碧霞换掉湿衣服,而自己送昭碧霞回房后才去换自己的。完后直奔藏书阁,屈原伏案写着什么,文字飞扬洒脱,尽显出国文字的张扬。
( 香溪位于西陵峡口长江北岸。发源于湖北省神农架骡马店,流过石灰岩裂缝,经洞穴过滤沉淀,“水色如黛,澄清可掬”。经木鱼,穿越兴山,至秭归,由北向南奔流91公里注入长江,交汇处清浊分明,相映成趣。
兴山城郊的宝坪村相传是王昭君的故乡。杜甫诗云:'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沿香溪镇公路北行,至贾家店下车,渡过香溪河,穿过七里峡幽谷,便可到达秭归县三闾乡乐平里。相传这里便是屈原的故里。
实际上香溪原本叫“乡溪”,是因屈原死后灵魂“归乡”而得名
据说当年昭君在溪中洗脸时曾掉过一串珍珠入水,从此溪水一年四季芳香扑鼻,故名香溪。其实香溪源头的林间野花奇多才是溪水飘香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