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武刚回到长安没几天,就接到了梁鸿的来信。信上说的倭国黑衣人指使人调查李景明之事,让他警惕起来。现如今百废俱兴,正是与民生息,肃清朝政的时候,倘若再起兵戈,于国于民,都是一场灾难。虽说东瀛倭国不过是个蕞尔小国,无法对大宁造成实质上的威胁,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大宁朝如今正处于内忧外患之际,实在不该再多添事端。
大约又过了半个多月,李成武收到了梁鸿的第二封来信。信上说东瀛倭国并没有大规模用兵的迹象,他才稍稍放下心来。
这天,李成武心情烦闷,让太监宫女们推着他去御花园散散心。他心不在焉的看着景色,思绪纷杂。
梁鸿信上说的黑衣人,还有倭国刺客让他心生疑窦。上次他出宫去见李景明,对外宣称身体抱恙,需调养半月,朝政一概先交予丞相瞿怀玉处理。而且去剑南道的事他只告诉了瞿怀玉一人,临走时还一再叮嘱瞿怀玉要好好监国,不要泄露他的行踪。按理说瞿怀玉应该不至于这般不知轻重,把他的行踪泄露。但此事疑点重重,李成武还是决定把瞿怀玉召进宫当面问一番。
“去把丞相叫过来吧,朕有事要问他。”李成武对身旁的太监说道。
丞相办公的地方就在宫中的勤政楼,离御花园并不算远,因此不一会儿的功夫,太监就领着丞相瞿怀玉来到了御花园。
瞿怀玉虽年过半百,但仍精神健烁。此时的李廷武正背对着他,拨弄着手里的鱼食,向池塘丢去。听到太监说瞿怀玉来了后,并未转身,也没有开口说话。
瞿怀玉本以为此次召见不过就是问一些朝堂之事,可现如今这架势...多年的政治直觉告诉他这次没那么简单。瞿怀玉见李成武一直沉默不语,赶紧跪下说道:“微臣瞿怀玉叩见陛下,不知陛下突然召臣来,有何事?”瞿怀玉低着头跪在地上说道。
李成武依旧没有答话,继续向水池中丢着鱼食。水中的鱼儿为了抢夺食物,纷纷争先恐后的跃出水面,溅起一片片水花。
而此时,跪在地上的瞿怀玉早已汗如雨下。周围的太监宫女们似乎也察觉到了皇帝的不悦,一个个也都屏住了呼吸,不敢出声。
又过了半晌,李成武挥手示意太监宫女们都退下,然后开口问道:“怀玉,你今年多大了?”
瞿怀玉战战兢兢地回答道;“回禀陛下,臣今年五十有五。”
“恩,老了,老了。朕记得你是世宗年间的进士吧?”
“回陛下,臣确实是世宗年间的进士。”
“世宗年间...三朝元老,当官也有几十年了吧?”李成武淡淡地说道。
“陛下抬举臣了,三朝元老不敢当,但臣确实已经做了三十年的官了。”
“官场险恶,伴君如伴虎,如履薄冰三十年,不容易啊。”
“为国尽忠,不敢言累。”瞿怀玉低头说道。
“从古至今,都是善始者易,善终者难。三十多年的美名,希望你能好好珍惜,务必善始善终。”
瞿怀玉又怎能听不出话里的弦外之音,颤巍巍地回答道:“陛下,臣已垂垂老矣,不堪大用。恳请辞掉丞相之职,告老还乡,求陛下恩准。”
李成武静静地听着瞿怀玉的请辞,不置可否。过了一会儿突然哈哈大笑,转过头来,面向瞿怀玉,说道:“怎么,你瞿怀玉想逃?两年前在朝堂跟丁党力争的时候你可没说老!你想退休?朕可不答应!这个丞相,你不仅要做,还得给朕做好了。”
瞿怀玉一头雾水,有些搞不懂李成武究竟是什么意思。但既然李成武提到了他两年前的从龙之举,说明依然还念着旧情。因此他沉默了一会儿后,抬起头来对李成武说道:“陛下,臣虽然老了,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只要陛下一声令下,老臣我依然可以化身成一头下山猛虎,助陛下铲奸除恶,匡扶大宁。”
“哈哈哈,好!好!好!好一个下山猛虎!老瞿你是个聪明人,既然是聪明人,就不要做糊涂事。好好干,争取将来在史书上搏得一个美名。”李成武笑着说道。
“多谢陛下提携,在陛下面前,臣不敢妄作聪明。臣定当尽心竭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此时的瞿怀玉才稍微放下点心来,原来皇上此番是为了敲打自己。虽说是敲打,却也把他弄得胆战心惊。俗话说伴君如伴虎,而这位皇上的虎威,他早已领教多次。倘若不是皇帝不肯放他走,说实话,他倒真有点想告老还乡,颐养天年。
“怀玉啊,你的小闺女今年多大了?”李成武柔声问道。
“回禀陛下,今年已经十一岁了。”
“好好调教,朕看这孩子将来有入主东宫之相。”
“东宫?皇上...”瞿怀玉还没来得及开口,就被李成武给打断了。
“不该问的不要问,不该说的更不要说。回去好好做你的事吧。”李成武面容严厉的说道。
“臣多嘴,惹得陛下生气,今后臣自当严缄其口。”
看到李成武闭着眼睛挥了挥手,瞿怀玉才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