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一事。去年我回长安的时候,老瞿找我喝过酒,喝醉后跟我诉苦,说汉王那个妹妹,也就是长平公主,蛮不讲理,做事没有分寸。当年玄宗和太子相继驾崩后,她还主张让老瞿力保汉王当皇上。老瞿没听她的,因此她后来为了此事一直耿耿于怀,隔三差五的提出来说道一番。而且家里的事她也不怎么过问,两个儿子被她惯的不成气候,就知道吃喝玩乐,惹是生非。弄得老瞿一回到家就心烦意乱,因此常常不回家,睡在勤政楼。”
李成武听完后,心头一紧。这事若不是熊廷武今天说了出来,他还真不知道这个妹妹有这么大的胆子。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开口说道:“朕这个妹妹,从小就得父皇喜爱,骄纵惯了,就是朕有时候也拿她没什么办法。也难为瞿怀玉了,回头朕去丞相府找她好好谈一谈。”
南老先生脸色凝重,低头抚摸着手里的拐杖。李成武看到后,问道:“南老有什么心事吗?不妨说出来?”
“其实也没什么,本来这是皇上的家事,我们做臣子的不该过问。只是皇上,长平公主的那番话,不可不留心啊。”
李成武脸色逐渐沉了下来,过了一会儿开口说道:“这件事今后不要再提了,汉王是长平公主一母同胞的亲哥哥,她自然向着他多一点。至于汉王,朕了解他,他只想做一个太平王爷,对皇位应该没有觊觎之心。好了,也不早了,大家都早点回去休息吧。”
众人看皇帝都把话说道这个份上了,也都识相的纷纷告退。
夜晚,李成武独自躺在床上,心事重重。
南老先生的担忧不无道理,他又怎么听不出其中的弦外之意。但汉王还有长平公主都是他从小一起玩到大的兄弟姐妹,而且长平公主那边,还牵扯到瞿怀玉,他也没法深究。
如今他已坐上皇位,大权紧握。汉王那边也没再起什么幺蛾子,一直以来仍旧只是纵情声乐,从不过问朝政。或许当年让瞿怀玉拥立汉王继承皇位,也只是长平的一厢情愿。而且就当时那形势,就算瞿怀玉拥立汉王,朝臣们也不见得就会答应。
紧接着他又想起父皇临死时,一再告诫他们兄弟姊妹们不可为了争权夺利,互相残杀。于是想了想,还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比较好。
其实汉王一家,除了口碑不太好,一家人有些不务正业之外,也没犯什么不可原谅的大错。而且他对他这个弟弟还是比较了解的,年青那会儿他就风流倜傥,钟情于风花雪月,讨厌官场上的你争我夺,尔虞我诈。再说了,他这个弟弟向来身体不好,如今年纪又大了,估摸着也没几年好活了,倘若这时候再借此事挑起由头,追究其罪,那满朝文武又要怎么说?天下百姓又会怎么看?今后他到了地下,见了父皇,又怎么向他解释?堂堂大宁皇帝,却连一个不问朝政的王弟都容不下?
李成武是个把亲情看的十分重的人,他的父皇,也就是世宗皇帝,因为鉴于前朝皇子夺嫡所酿成的大祸,从小就对诸皇子们的教育十分上心。
世宗皇帝把诸皇子们放在一起抚养,以此来培养他们兄弟间的感情。而且临死时,一再告诫他们兄弟,不可为了争权夺位自相残杀。
因此,李成武他们这一代,皇子们之间的关系算是比较融洽的。玄宗当了皇帝后,李成武则成为了执掌兵权的天下兵马大元帅,而汉王和晋王,也都很识趣的做起了享福王爷,对朝政之事一概不去过问。
除非汉王或者晋王真的做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且证据确凿,否则,李成武不愿意去触碰这个底线。
第二天,应妈妈老早就来到这边帮忙准备起了年夜饭,在众人的盛情邀请之下,她才答应晚上带着采薇一起过来吃年夜饭。
每当要过年的时候,最开心的永远都是孩子们。三个孩子跟着南老先生勉勉强强学习了半个多时辰,就开始坐不住了。
李成武看到了,笑着把南老先生喊了过去,让他陪自己聊聊天,然后朝几个孩子使了个眼色,孩子们立马会意,趁机溜了出去。
七杀和李景明悄悄的拿上了弓箭,他们打算先带着小破军去山上打猎。
应采薇有些害怕,不太想去。可耐不住李景明的软磨硬泡,再加上她也有些好奇小破军捕猎时是什么样子的,所以也就跟着一起去了。
每一次上山捕猎,小破军都异常兴奋。毕竟是百兽之王,身体里面的兽性也跟着慢慢觉醒。
三人一虎在山上溜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什么猎物。刚下过雪,动物们都躲了起来,找了半天,除了遇到一只野兔子,再没有看到其他的猎物。
虽说他们三个还是几个十岁左右的孩子,但一来从小就跟着猎户大叔学过捕猎,二来练过武,再加上七杀天生体格强壮,力气又大,而且还有一只一岁多大的老虎陪着,因此久而久之,山里的野兽们见到他们都自觉的躲起来,不敢主动招惹。
应采薇心里又急又怕,一张小脸冻得通红,雾气凝结在她那长长的睫毛上,那双晶莹剔透的大眼睛扑闪扑闪的眨着,拉着李景明的胳膊说道:“景明,要不我们回去吧,这里太吓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