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恨别离(第2页)
应采薇红着脸说道:“谢谢南爷爷夸奖,我读书少,只是随口一说,没想对错。”
南老先生看着应采薇,高兴地说道:“好一个随口一说。童言虽无忌,却连着本心。不过南爷爷还要送你一句话。”
南老先生还没说完,李景明那边早已迫不及待的追问道:“什么话?南爷爷快说。”
南老先生抱着李景明笑着说道:“坤道为顺,女子主柔。女子以夫为贵,本无错。但切记要擦亮眼眸,倘若所托非人,难免抱憾终身。”
“那万一结婚后才发现夫君不是良人怎么办呢?”应采薇眨着那双明亮的大眼睛问道。
“自当尽力规劝,倘其能改过迁善,力行夫道,自然最好。若不知悔改,则可弃夫自立,再择良人。”南老先生坐在椅子上,闭着眼缓缓说道。
“谢谢先生指点,采薇自当铭记在心。”应采薇轻声回答道。
“其实这句话里面也暗含着君臣之道,君贤臣助,君昏臣劝,君废臣退。景明,你不是成天嚷着将来要考取功名做个好官吗?这其中的道理不可不明。”李成武语重心长的对李景明说道。
“谢谢义父指点,景明自当牢记于心。”
“南爷爷,那什么样的人才算良人呢?”应采薇突然开口问道。
“倘若你求财,那么富家子弟就是你的良人。倘若你求贵,那么达官显贵就是你的良人。倘若你求色,那么美貌之人是你的良人。倘若你求爱,那么对你千依百顺的就是你的良人。倘若你求情...”南老先生说到这里,故意停顿,闭口不言。
“求情的是什么?”三个孩子异口同声的问道。
“求情...两心相知,两情相悦者便是你的良人。求财、求贵、求色、求爱,皆是人力可为之。唯独求情,非人力所能及也。有缘者不求自来,无缘者苦求无果。”南老先生望着三人说道。
三个孩子低头沉思,似懂非懂。
南老先生见状缓缓说道:“情之为物,不知所起,不知所踪。亲情、友请、男女之情、君臣之情、师生之情等等皆为情。情至深处,既可感天动地,又可超越生死。情到浓处,知舍而不愿舍,知离而不肯离。任你聪明绝顶,才智通天,一入情网,亦是作茧自缚,难以自拔。”
三个孩子听后一脸惊恐,应采薇开口问道:“南爷爷,既然‘情’这么可怕,那世间为什么还要有‘情’呢?”
南老先生抚须笑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者,爱、欲之升华,慈悲之基础。情为何物?我亦不知。说有似无,说无似有。究其根源,或系一念之间。爱、欲尚有迹可循,唯独情者,虚无缥缈,难以捉摸。似道却又非道。无情者执我,有情者舍我。不管是帝王将相,还是僧道百姓,过不得此关,皆生不出大慈大悲之心。虽有道果,亦是小乘,终非究竟。故太上忘情而不绝情,无情却又有情。大道之无情,非真无情,实乃无相之有情也。”
“何为无相之有情?”李景明抬头问道。
“如天上之太阳,太阳照耀万物,可曾有过分别?普通人,虽有小仁小爱,小慈小悲,然其光芒微弱,如同蜡烛,能温暖一两人,已属不易。圣人与菩萨有同体之大悲,众生之苦痛,系圣人之痛。众生之烦恼,系圣人之烦恼。利万物而不争,成就万物而不害。因此圣人之光辉,可照耀万物,故称之为大慈大悲。”南老先生望着李景明说道。
“可天上的太阳只有一个,圣人也不是我们平常人能做到的啊。”李景明一脸疑惑的说道。
南老先生哈哈大笑:“神仙本是凡人作,只恨凡人心不坚。圣人亦如此。诸天之星斗,皆是太阳,各司其职,守护一方罢了。”
李景明还想再问,李成武咳嗽了两声,说道:“南先生,以后这种修仙成道之事别再跟孩子们说。”李成武其实也是怕李景明迷上此道,今后学那玄宗皇帝弄得无心朝政,国事废弛,故特意出言提醒。
南老先生站起身来,轻声说道:“主人放心,老朽自有分寸。”
李景明赶紧说道:“那我今后也要做一个有情且能温暖照耀他人的人。”
七杀和应采薇也踊跃说道:“我也要,我也要。”
南老先生高兴的说道:“好,好,好。此乃大乘之道,但须知,此路坎坷万千,非一世所能成就。情字拿起容易,放下难。只怕今后割舍不下,受那撕心裂肺之痛。或割舍之后,心生怨恨,继而画地为牢,自绝光明。”
“我不管,变太阳也好,变星星也罢,我就要温暖他人。”说罢李景明转头看向应采薇,刚好此时应采薇也望向他,两人目光交错,然后都转过头去,两张小脸通红。
南老先生静静的看着他们两个,笑而不语。过了一会儿,面向七杀问道:“小七杀,你呢?”
七杀犹豫了一会儿,说道:“我只想我们一家人都好好的,只要能守护好大家,赴汤蹈火我也在所不惜。”
李成武拍着七杀的肩膀笑着说道:“好啊,好啊!好孩子有出息,虽说景明才是我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