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那一套?不会就没法混了!
兵部主事出去后,殿上楚明月与晋王便僵持起来,大臣们也因为各自的看法隐隐分作了两派僵持,谁都不跳出来说话,因为楚明月先声夺人,已经把问题定调,别人再要说话,只有辩驳和支持两条路,可是证据没有拿来,说什么话都是无本之木,说什么话都会被对方驳回,在场都是人精,没人会做这等傻事。
而晋王庄思墨虽然准备充分,此时却尤其不能辩驳,要知道主动被皇后占了去,他这时要是辩驳自己没有不良居心,那么气势上面便是弱了一层。
他不愿示弱于人,而有关兵部战报,他无权说话,否则人家一句“证据呢”就堵得他没话说。
他又不是什么兵部官员,身为王爷,他本来就该避嫌。
因此,他只有退回列班,闷声等候。此刻,还不能与旁人商量,大家都乌鸡眼似的互相监视。这个时候,还有什么比皇位之争更加重要?
这时,晋王已经在心中后悔,当初不该引出这个皇后了。
原本自己也只以为皇后无用懦弱,只是个摆设罢了。而此时正好可以威逼利诱用作傀儡,为他篡位正名。这个主意当时他的幕僚团全部都同意,尤其是那些与皇后相熟的人。
只因为大家都清楚,皇后楚明月是个木头,一棍子打下去,也没个吭声的。
可没想到皇后今天言辞之间异常尖锐,简直就是句句诛心。他因为被打个措手不及,是以失了先机,此刻非常被动。
眼巴巴的看着外头三月阳春里明媚的天空,晋王深深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珠帘后头,这楚明月自己其实也紧张的要死。她不知道晋王在外还有什么阴谋,最近她懒得管事,什么都没推算过,而此刻众目睽睽,她又不能细细推算,只怕会被人看出端倪。
所以一面故作镇定,一面却是提心吊胆,生怕这回自己遇上的跟个什么鸿门宴似的破事,要死那晋王早就在外面布置妥当,卞修春已经被架空,而只等晋王恼羞成怒,摔杯为号,刀斧手冲进殿中砍杀。
她不怕死,因为她死不了。
可她要是被砍了却不死,那是不可能,所以没办法,不死也得是,楚皇后是只有死路一条。
而她这一死,庄睿还有前途吗?皇位只怕要抓瞎了。想想她到这个年代受了大把罪,还做了弃妇,那不都功亏一篑,做了无用功了吗?这样不划算的买卖,她可不愿。
可是由不得她啊,眼前那么多人却一片死寂,各人低垂着头,却似乎有杀机隐隐浮现.....想来他们也都是心有顾虑的吧。
因为紧张,因为焦虑,也想掩饰自己的情绪,她不由自主地不断喝水。
小巧的杯子往往三两口便是见底,然后有太监上来换上一杯。和总管见大家一时都不出声,料想暂时也不会有话,便稍微走开一会去安排一些事情。
他刚走开,这时马上又有一个太监过来换杯。
楚明月正在心烦不已,便没有伸手去接,照理,那人是应该将杯子放在前面长案上的,但是楚明月奇怪,那太监为什么不识相地把杯子一直举在她面前?
难道你是新来的么?
不由一眼瞪了过去,要不是在殿上,以她现在极度恶劣的心情,她都想一通骂过去。
什么时候了还这么没有眼色?不是没事找打么?可她眼睛一碰上那太监的手,却是一惊,只见太监手指夹着一张纸条,上面极细的蝇头小楷写着几个字:囡囡,此事袖手旁观,万勿参与,父。
她才看罢,正一头雾水,只见那太监已经把纸条送入口中,吞了下去。随即,那人快速退了下去。
毫无疑问,看来是楚南峰这个老狐狸明被软禁,暗渡陈仓了。这事到底是他主谋呢?还是他和晋王各自为政,私底下都准备着动手?
看来这宫中不知布了他多少眼线,连大殿之上都可以自如地传话,这人当真可怕。看来皇帝当初放了他,还真是给她楚明月天大的人情了。
当时要不是她挨一顿打,朗儿差点给毒死,皇帝会不会痛下决心放他出来?-----想到这里,楚明月忽然一闪而动,这么说,会不会她挨打与朗儿中毒也都是楚南峰的苦肉计呢?
不会吧?照说楚明月是他的亲生女儿啊,庄朗便是他的亲外孙哇......可是,可是,不是他还能有谁?
若是,此人太不择手段了,相比之下,看来还是人精皇帝稍微仁慈一点。可是她挨打和朗儿中毒后那个朗儿宫中太监自杀的手段,以及事情所选的时机,都与这回如妃宫中死人时间如出一辙。谋杀如妃宫中宫女的杀手是楚府旧人,所以,她不能不把事情联想过去。
楚南峰到底想干什么?这丫的,简直就是一个不择手段卑鄙无耻的下流痞子!
是他自己想得皇位,还是想给庄睿儿争取皇位?即使是后者,楚明月也觉得楚南峰手段太恶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