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孝廉。
这个时代,做官有很多途径,天子征召,三公辟命,州郡辟命,这都是途径。但是其中最高贵,最金子的就是孝廉了。
而选拔孝廉的标准,或孝顺,或廉直都可以。
简单的说这个人或是孝顺,孝感动天,或是廉直,清白做人,清廉做官的人。
这两种人就可以做孝廉了。
因为在皇帝看来,君臣就是父子,一个人能孝顺父母,就能忠诚皇帝。而一个人能够廉直,就能做好官。
是以,汉朝就是以孝廉选拔官吏的。
而严白虎若是想做江东之主,笼络士人,或者作为晋升之用,这士人,孝廉乃是必走的路途。
陈氏也是人才,想到的路途,先士人,再孝廉,与严白虎如出一辙,表面上是挺有见识,挺有才的。
但是。
生在这个时代的人,谁不想做士人,做官啊?就算是一个农夫,他都想。所以,陈氏有这个想法并不奇怪。
问题是,陈氏非常可笑。刚才说了,孝廉是一种金子一般的好名声,好招牌。既然这么精贵,那么争夺的人,就是过江之鲫,多如牛毛。
没点本事,要想争取孝廉?
想拼孝廉,有很多途径,最有力量的那就是家世。袁术,袁绍,甚至是曹操想做孝廉,轻而易举。
先积累点名声,不用他们自己打通关节,下边的郡官,州官想巴结都来不及,孝廉,那是轻而易举的。
其次就是有个好老师了,老师若是海内知名的大儒,领着弟子出入高级士人组成的圈子,名声传播的很快,而且很精贵。
例子就是诸葛亮,徐庶,孟公威,崔州平这些人了,这些人以诸葛亮为核心,成立了一个小团体。
一边学习培养自己,一边互相捧起对方。最终,诸葛亮名声大如天,尽管这是事实,但名声的传播却与徐庶等人不无关系。
这些人举孝廉,容易。
接下来就是真正的硬碰硬的名声了,或孝感动天,或廉直刚正。
以上这样的人做孝廉也不难。反之,又没家世,又没好老师,又没点硬碰硬的实力,那就趁早滚回家蹲着去吧。
而刚才,陈氏说了许先生,按照严白虎这个猜测,就应该是这严充,严方的启蒙老师了,没听说过。
以严家的这点势力,怕也难拜得名师。是以,严白虎对于陈氏说的,儿子要举孝廉,而鼻孔朝天的模样。
其实是有点哭笑不得的。
乡下女人,真没点见识。虽然可恨,但也可怜喔。
所以,严白虎的这一声恭喜,绝对不是皮笑肉不笑的笑面虎,但却是那种很无奈,挺替这乡下女人可怜的一句恭喜。
恭喜您中奖了,您儿子以后跟孝廉没啥缘分。
到是俺,机会倒是大大的。
严白虎的心中美美的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