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算带来一些意外之喜了。
随着这种莫名焦躁情绪出现得间隔越来越长,刘晔也就放开心情,不让没用的胡心乱想扰乱心情了。
远在千里之外的徐州治所彭城效外,一处稳密树林之中。
一位身高八尺有余,手执环首大刀,全身披挂的将军面色极为复杂,执刀的手都有些微微鸇动,仔细一看,不是刘晔先前想到的彭城留守将军管亥又是谁人?
此时的管亥并不是孤身一人,他看着面前五步那个虽然消瘦,虽透出一股锐利坚定,却凝而不散气势的那个曾经无比熟悉的背影,一时之间百感交集,手中大刀手捏不住,直接便掉落地面枯技败叶之上,发出一声沉闷的低响。
“师……师……”
艰难地咽咽口水,管亥扑地一声直接跪于地上,抖抖嘴唇,终于结结巴巴地憋出两个字来。
“亥儿,你可还记得那句话?”
那人终于缓缓转过身来,脸上无悲无喜,目光却锁定管亥双眼,平静地问道。
“弟子……不敢有忘。”
管亥面上一阵抽动,勇敢地抬起头来,直视那人骇人的眼神,沉声喝道:“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好!不亏是我悉心教训的好徒弟!起来吧!不过为师现时身份太过敏感,既然黄天当立,以后,若有他人在侧,就叫我黄先生吧!”
原来这人正是当初在泰山毒逼南华的黄天,不知他却为何与管亥有师徒关系却又不敢当众承认。
“师……,啊,黄先生,你,不是已经……当初亥可是亲见,故近来接到书信,不敢确信。”
管亥直起身来,也不拍去碎屑杂物,依旧带着不能置信地问道
“此事说来话长,你也不必全数知晓,为师此来,却是有些问题需要确认。”
黄天依然是那副不急不躁的样子,突然间却是莫测高深地一笑道:“亥儿,你从前可最听为师话语,想必这次也不会例外吧?”
“……当然。”
管亥沉默半晌,终于抬头回答,同时心底莫名升起一股惶恐——
“若师父询问主公机密,或要与其不利,我也如实告之吗?”
没有给管亥胡思乱想的时间,黄天很快便开始了提问,不过都是些无关紧要的关于离别以来管亥的经历,渐渐地管亥也放松了下来,不待黄天细问,却是主动将遇到刘晔前后之事大略说了一遍。
“亥儿,你将《太平要术》送与刘晔?”
黄天面色一沉,突然打断问道。
“师父?当初不是您让弟子择贤而送之吗?”
管亥此时心情完全放松,也顾不得叫什么“黄先生”了,莫名其妙地直接问道。
“算了,是为师当时没有交待清楚,既然送了,那便算了吧。”
黄天眼珠微动,大度地摆摆手,见着管亥那愈见真诚感激的神色,知道火侯差不多了,便装作不在意地问道:“传闻刘幽州不仅智谋无双,更是武艺不凡,当是天下间少有的超卓人物了。”
“师父所言基本不错,不过刘幽州虽通武艺,但习练时间过晚,若是公平对决,弟子都可在二十合内将他击败拿下。”
管亥回答过程中脸色很有些不自然,黄天稍稍心中转念便想到了管亥自己所说两次相遇,第一次却是在刘晔携赵明,李政二人偷袭得手,虽然归附,但心中那点别扭尴尬当然还是存在的。
他倒也不点破,只从这句话中便推断出了许多东西,比方说若换他出手,刘晔绝走不出十招,再比如……
淡淡一笑,黄天岔开话题,却又主动谈起了当年管亥与他之间故事,中间遭遇颇令他们唏嘘不已,又是一次突然询问横插进来——
“亥儿,如你所言,现今你徐州所属骑兵部曲,多数为当年便一直跟随的老兄弟。如今为师欲再接再厉,亥儿可愿助为师一臂之力?”
“师父!这……”
管亥听到这句话,简直有些转不过弯来,惊讶之极地直视黄天,心中百味参杂,各种交集浮上心间。
早在四月前他最先接到黄天亲笔书信起,他便一直在猜测其究竟目的为何,思来想去却始终没认为黄天在经历过那场刻骨铭心的灾难之后——对于许多人来说,的确是不折不扣的灾难。心中早应该疲惫不斟,厌倦不已,如今听得其人雄心不死,顿时令他乱了方寸。
归降刘晔之后的种种见闻,早已让管亥定了心思,非常乐意为刘晔效命,他甚至想过自己若是幸运,帮助刘晔扫平天下之后,富贵余生,青史留名都不是不可能。就算战死沙场,那么作为一名武将,他也不会感觉到这个结局会是多么糟糕——至少,在刘晔麾下,战死后不用担心妻儿至亲的生活,不是吗?
原本完美的生活,因为曾经的师父,现在气质变化极大的黄天这人出现,再随着那句不知真实想法的话语,完全的被拓乱了。管亥甚至觉得心情激荡地自己再也不能说出任何一句话语。
“哈哈,亥儿,何必如此坚张,你不必立即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