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已经交给了黛玉,家中的所有包括自己的奉银都归她掌管,所以他也不用担心黛玉在府中会因为银钱之事而难做。
又说了几件无关痛痒的小事,众人无话,黛玉便回房歇息。因想到婧琪一个十岁的孩子,为了钱竟然变成如今的模样,真真得不偿失。
紫鹃见黛玉神色淡淡的,便想着找个什么话来同她说说。这几日王爷总是一早便出府,晚上回来的时候一般都是晚饭之后,就是昨儿回来的早些,却在外书房跟那些官员谈话谈到三更天。黛玉的落寞被紫鹃看在眼里,心中便暗暗的着急。
“主子,参汤。”
“不是说我的身子已经好了吗?怎么还喝这些?”黛玉皱眉,记得那天云轻庐来给自己诊脉,说体内毒素皆清除干净,以后的日子只许静养便可。不必在用药了。
“主子,这是参汤,滋补的。云太医说,每日一次就好了。”紫鹃耐心的劝着。
“难道参汤不算是药吗?这个云轻庐,说话不算话。”
“瞧主子说的,这参汤怎么算是药呢?这不过是滋补身体的汤罢了。跟咱们吃饭时吃的汤也没什么两样。”
“这是你说的,那你替我把这个喝了吧,我谢谢你。”黛玉转身,像个闹脾气的小孩子一样,不愿喝那碗参汤。
“好主子,您快些喝了吧,您喝完奴婢跟您说件高兴地事。”紫鹃好脾气的念叨。
“什么好事?你说完我再喝。”
“主子在议事厅,那股威风无人可比,这会儿又成了小孩子了。”紫鹃笑笑,扭头对外边喊道:“青儿,你这死丫头还没弄好吗?”
“好了好了!”晴雯从外边跑进来,满脸堆着笑,手中拿着一个大风筝。
“好漂亮的风筝!”黛玉看到晴雯手中的那个大蝴蝶,眼睛里立刻有了光彩。又到了放风筝的时节了,往日都是在大观园放风筝的,今年却到了北静王府。
人真是奇怪的很,像黛玉,原就是南边人,却因没了父母来了北边京城。进荣国府的时候原以为自己会在那里过完这辈子。却因阴差阳错嫁入了北静王府。而这北静王府看上去似乎该是自己的归宿了,可黛玉的心中总是还牵挂着一件事情。所有有的时候,她又希望这里,不是她的归宿。
“主子,您喝了参汤,咱们去后面园子里放风筝,叫上二姑娘和三姑娘,她们两个从昨天就盼着呢,奴婢给她们每人也做了一个。”晴雯很开心,开心的好像又回到了原来。
“好。”黛玉知道这是丫头们看自己这几天闷了,想着办法让自己开心呢,也不忍扫大家的兴,接过紫鹃手中的参汤一饮而尽,漱口毕,便往外走。
今天的阳光不是很好,天空中有薄薄的云彩。所以辰时已过,花园里还像是清晨一般。春风吹到脸上凉爽宜人。各种花香夹杂在一起在空气中慢慢的飘荡,真真有一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
婧玥和婧瑶二人兴高采烈的带着丫头们跑来。她们这几日已经恢复功课,难得母妃好兴致,带她们来园子里放风筝,小姑娘家自然高兴地很。
还有几个大丫头们也很开心,北静王府不缺风筝,这些姑娘们不会做,府上自然有会做的匠人,还有宗族里的人每年都会孝敬一些进来。只不过婧玥婧瑶她们,总没这么开心的玩过罢了。潘姨娘也被黛玉叫来园子里,平日里她除了来上房请安之外,便闷在自己的屋子里做针线,极少出来走动,见婧瑶的机会也不多。所以黛玉今日特意带她出来,算是让她多跟婧瑶亲近亲近。
黛玉的蝴蝶稳稳的飞上了天空。湛蓝的碧空,五彩的风筝,甚是耀眼。
跑的累了,黛玉便把手中的线交给边上的小丫头,自己寻了玫瑰丛中的一张石凳,慢慢的坐下来歇息。
天上的风筝渐渐地多起来,由三五只变成了十几只,丫头们各自都放起风筝来,你追我赶的,嬉笑声不绝于耳。
黛玉又想起那年放风筝的事情,宝玉还因为一个美人风筝飞走了而惋惜。
“主子。”
黛玉回头,看见雪雁站在自己身边,于是笑问:“你怎么不去放风筝?”
“主子,奴婢觉得,您该出去走走了。老爷当年给主子在京城里买了几个铺子,主子就不想去看看那些铺子到底怎样吗?自从王嬷嬷走了,那些产业就放在一边任其自生自灭了,铺子,田地,还有城外的庄子,这些事情主子就一点也不在意?”
“王嬷嬷临走时只说,这些事情都交给了她的儿子帮我打理。我也懒得管这些了,如今沐晖兄不在京城,你且多上上心,等他们回来,索性把它们都给沐晖兄罢了。倒是城外庄子的事情,对我们或许有用。这样,你抽个空儿出府去,找沐晖兄留下来看房子的家人。问问城外庄子的事情,等我有空,出去瞧瞧。”
黛玉说把几个铺子给王沐晖,也是有原因的,自己出嫁,王沐晖准备的那些东西,没有一万两恐怕也有七八千两。他一个五品通判,能拿出这么多钱来,恐怕差不多已经掏空了家底。而那些铺子自己也无心打理,放在自己手上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