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禾一一叫了,三个堂哥兴奋异常。
林世智抱着林晓禾不松手,还用手挡着三个堂哥:“这是我的姐姐,不是你们的。”
林世义从布包里掏出一颗糖,塞给林世智:“对,她是你的姐姐。不过她是我们的妹妹。”
“晓禾,我又抄了几本书给你。”林世义又从布包里掏出几本书来。
明明几个人都有亲妹妹,但对林晓禾就是更好。
林晓禾都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
不过看林晓云和林晓秋的样子,她们似乎不以为意。
林晓禾把林世智放下来,接过林世义递过来的书:“谢谢二哥。”
“太好了,晓禾能说话了。晓禾真的是最乖了,不会跟我斗嘴,也不会跟我抢东西。”林世义笑眯眯的。
林晓秋冷哼了一声。
谁稀罕。
平日里,林晓秋就会和林世义拌嘴,尤其是觉得家里人格外优待林世义的时候,她心里就有气。
可是不好说出来,就只能把气撒在林世义身上。
至于林晓云,对林世义来说,那是姐姐,不是他来照顾的。
林晓禾又乖又听话,而且又长得漂亮,林世义都希望林晓秋和林晓禾换一下,给她换个妹妹。
以前的林晓禾,不说话不回应,但也乖巧得惹人疼。
她就静静的坐在旁边,不吵不闹,漂亮得像一幅画。
现在的林晓禾,更像是能动起来的画,总之就是赏心悦目。
“你们几个怎么今天就回来了?还没有到授衣假。”徐氏叮嘱完李氏去多做几个菜,问道。
“新来的夫子明天生辰,给我们放一天假。”林世礼将他们这些日子赚的银两交到徐氏的手中,“奶奶,小妹病好了,怎么也没叫人跟我们说一声,我们坐路叔的驴车回来才听到他说。”
“对啊,我还以为他弄错了。”林世仁附和道。
“又不是什么大事,你们放假回来就会知道,没有必要去打扰你们念书。”徐氏的意见就是家里人的意见。
在他们家,没有比三兄弟读书更重要的事。
徐氏收下银两,叮嘱着:“家里的银钱够用了,明年你们的路费也准备好了,这几个月别再去抄书了,好好念书,准备明年的考试。”
“奶奶,你捡到银子了?”林世义惊奇地喊道。
“不是我捡到了,是你们疼爱的小妹捡到了。”徐氏没好气地说,跟他们说正事,就扯东扯西。
“真的吗?”林世义看着林晓禾,一副宠溺的口吻,“我们晓禾这么厉害了。”
听到这种哄孩子的语气,林晓禾十分不适应,原身才十岁,可她不止。
这几个小屁孩……
“晓禾厉害的地方可多了。”林晓秋跳出来,她现在对林晓禾那可是百分百推崇,带着几分显摆的神色,“她会认菌子,还会做好吃的,前几天她还给我们做饭。”
一听这话,三个堂哥的视线都投了过来。
他们十分羡慕。
“我让你们婶子拿脆哨做个菜了,脆哨就是晓禾弄出来的。”
徐氏叫三兄弟坐下:“你们换的新夫子如何?”
“新夫子姓高,三年前中了举人,还在 等朝廷授官,先在县学教一段时间。他是杨夫子从别处求来的,学问很好。”林世礼一板一眼的回答。
“既是杨夫子求来的,定是不错的,你们跟着他好好学。”徐氏心里满意了,“明日他生辰,你们可备了礼?”
“夫子不让送礼。”林世仁飞快地说。
林世义也点头:“夫子说为官要清正廉明,他虽还未做官,但不能养成收礼的习惯。每年的束脩已经足够,让我们把心思放在读书上,不要在意太多人情世故。”
“这夫子倒是好品性。”吴氏忍不住称赞。
不多时,林济福夫妇从田里回来,看见林世礼和林世义,林济福第一件事就是问他们的学业。
林世礼和林世仁都恭恭敬敬的答了。
林晓禾发现,平日里不怎么说话的大伯,对两个儿子倒是问得多。
三个堂哥回了家,伙食瞬间上了个档次,不仅炒了鸡蛋,还做了一碗红烧肉。
肉的数量是数过的,一上桌就被徐氏分到每个人的碗里,其他人都是一人一块肉,林世礼三兄弟每个人分到三块。
“银两的事,你们三个人不用再操心,只要专心读书就行。”徐氏说道,“明日我们应该可以把衣服赶出来,你们带着去学堂,授衣假可以留在学堂念书。”
林济福声音低沉,语气严厉:“明年考上了正好能赶上乡试,不然又得等上三年。家中无事,你们就别回来了。”
“……是。”三个堂哥的回答并不是特别情愿。
林晓禾抬头瞅了瞅对面坐着的三人,三堂哥还算镇定,大堂哥和二堂哥的眉宇之间,似有愁绪。
林世礼三个人现在都是童生,他们需要先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