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鼓喧天。
车马如龙的送亲队伍绵延不绝,除了林家准备的嫁妆,后面还跟上了黎奉先添的嫁妆,路途遥远,黎奉先带来的东西不多,但主打一个贵。
皇宫用的东西,岂是寻常能见的。
再说黎奉先小小的心灵里,已把林晓禾当成了家人,多的东西带不了,他就带宫中有的别处没有的稀有之物。
硕大的南洋夜明珠得有,南海珍稀珊瑚串得装上,最好的和田玉也带了。
他出宫不能引起别人注意,带的只能是小的东西,那些价值千金的布匹,只能等他回去再让人送来当贺礼。
这些嫁妆并不是黎奉先给林晓禾最大的贺礼,重要的还得按礼法,大大方方地从明面上送来。
黎奉先不想今日送到,他入宫时日尚短,还不很习惯宫中的繁文缛节,他下意识的就觉得,不该让林晓禾的婚礼上也出现这样的局面。
要谢恩之类的,等婚礼结束后再来,贺礼总会送到,不用急于这一刻。
同样的,他微服而来,一来是为了避开耳目,二来是不想占主位。
那位置原本就该让安远侯和侯夫人来,这样才显得出他们接纳了林晓禾。
定国公不用再操心军中将士离开军营后的落脚地,林家有大把的地方安置他们,也不用再自掏腰包,这场婚礼将军府自是尽全力办得最好。
婚宴上除了食物,水果更是一大特色,不少是寻常日吃不到的新品种。
不过因为黎奉先来了,林晓禾不免得交代何章明一番,那两样新的,还未送到京城的新品就先别上了。
家中之人想尝的都已尝过,客人没吃到这些也不打紧。
黎奉先现在不会多想,以后若是想起,贡品还未送到宫中,就被摆上宴席,还不知道会有何想法。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婚宴上,有那么多不常见的水果,就已经足够惊人。
黎奉先来的时候急着赶路,在马车上都没好好看一眼,边关城他可是第一次来,更别说边关城外,林晓禾建起来的平郡。
现在骑着马,跟在送亲队伍的后面,慢悠悠的,正好能看见这大好风光。
平原上规规整整分出的田地,大部分种着粮食,远处的山林种着果树,还有蔬菜、药草、香料,一眼望不到尽头。
马蹄下的道路,竟是石子砌成,马车行驶在上面十分平稳。
黎奉先能想到,即便下了雨,这里的路也不会泥泞难行,更不会脏了行人的鞋袜。
宫中的路也是这般干净,可大大小小的郡县,没有一个能做到这种程度。
因为来往的运货马车极多,边关城内城外的道路都比其他地方的道路要宽,这是林晓禾翻新边关城内外,一开始就定下的规格。
黎奉先突然想,她能将边关城内外管得这般好,只要她愿意,管一个国家也会有章法。
阿姐就是阿姐。
这些平整宽阔的道路,整齐的房子和田地,让黎奉先受益颇多。
大户人家的宅院,都是如此规整。
那么郡县自然也能做得像这样。
进入边关城,黎奉先更是惊讶不已。
城内规整的样子他已经想象到了,但他才发现,边关城林立的店铺,都是按一定的类别分布在一块儿的。
这不仅仅方便了来往的货商,也方便了城内生活的百姓。
想买布就去东街,想买菜就去西街。
整个边关城张灯结彩,街边所有的店面都挂着红色的灯笼,似乎整个边关城都迎来了大喜事一般。
陶因宁和云落将喜糖和铜板朝街边洒去,百姓们欢呼着拾取着丢到自己附近的喜气。WwW.ΧLwEй.coΜ
“这嫁妆,得多少台啊,看不到头。”嫌街边太挤的货商,坐在客栈的楼上,在窗户边上看着喧闹的人群。
十里红妆,今日已亲眼得见。
“周将军和林姑娘大婚,岂会随意应付?”店小二给客商添了茶水,艳羡地看着拾取铜板的人群。
“你怎么不去捡一些?”
店小二道:“林姑娘早就给了我一个红包,知道今日我得守着店。其他店里也是如此,今日守店的人都可以先拿到红包,不用去抢那几个铜板了。”
客商闻言,只觉新奇:“这可真想不到。”
“我们这些人,听林姑娘的就好,她不会让我们吃亏的。”店小二自信满满地道。
客商更是惊讶了,竟有商人能做到这般程度,着实开了眼界。
周径庭骑马走在前面,边关城内的景象,也是他从未想象过的,京城不乏有过盛大的婚礼,但是能让普通百姓也能如此欣喜的婚礼,从未见过。
林晓禾在边关城做的事,她虽然从未解释半句,却实打实给百姓带来了好处,百姓们看在眼里,也记在了心里。
这般好的人,以后长长久久的和他同居一处,朝夕相对,周径庭的笑容更灿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