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顶正上方有一颗最亮的星,周围的星星和它相比都黯然失色,那就是织女星。”
“看见了,东南方向有一条星带,那就是银河。”
“没错,银河两岸就是牛郎和织女。”
“他们何时才能走到一起?”
“两颗星相距16.4光年,多么浩瀚的银河。”
“如果它们相向而行,就可以缩短一半的路程。”
“是,相向而行……”张浩天摸摸口袋里的信。
第二天,医疗队在草原上搭起了简易诊室。牧民得知消息从四面八方涌来,医疗队员立刻投入紧张的工作。没想到在这里他们见到了杨丹丹。杨丹丹说:“我刚休产假回来。知道国家医疗队来为牧区群众义诊,我就随同他们一起来了。他们都是来自全国各大医院的技术骨干和业务专家,我正有几个问题要向他们请教。”田笑雨问她怎么舍得丢下孩子假期没满就回来了。杨丹丹说:“是啊,走的时候很痛苦,断奶那几天,儿子哭我也哭,当时,真想让家里给联系个单位不回来了,可徐致远死活都不愿意回去。想想高原病研究课题又是我提出来的,医院人也给了,钱也拨了,我怎么好意思临阵脱逃,想想我还是回来了。”张浩天问课题研究进展如何。杨丹丹说:“由于科研条件的限制和医疗人才的匮乏,过去这项工作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展,一切都要从一个个病历,一点点数据收集开始。”田笑雨问高原病是不是就是肺水肿。杨丹丹说:“可不止这些,急慢性高原反应以及高原肺水肿、脑水肿、心脏病、血压异常等都会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由于这几年高原人口急增,许多疾病都进入迅速增长阶段,但我们目前的预防和治疗手段还不多。”
正说着,一位医生走出帐篷休息。田笑雨立刻端上一碗酥油茶。医生捏着鼻子喝了一口,“高盐、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这样的饮食习惯很不科学。”他接过张浩天递来的一团糌粑,摸摸饥肠辘辘的肚子,“疾病的产生无外乎遗传、环境和饮食这些因素。你看牧民的饮食,全是肉类和奶制品,常年不见蔬菜和水果,食物单一,油盐都重,极易得高血压、心脏病。还有这么刺眼的阳光,白内障也是高发病。”说完看看他们三个,“不过,低气压和缺氧才是高原疾病的真正祸首。长期在低氧环境下生活,身体各个机能都会紊乱,造成的损坏不可逆转。”洛布顿珠把一条血淋淋的牛腿横在药箱上,抽出一把刀递给医生。医生吓得一屁股坐在地上,茶碗也打翻在地。洛布顿珠咕隆两句,提着肉走了。医生许久才平静下来,“你们也吃生肉?”张浩天点点头。他大惊失色,“生肉怎么能吃呢?有细菌,有虫卵!”说完又满怀同情地看着他们,“不理解你们为啥要自愿来西藏,特别是杨医生,你不知道高原疾病对人体的危害吗,也这么奋不顾身?”三个人无法回答。张浩天把无处安放的眼神投向草原。
一个牧民骑马奔来,语无伦次说了一通便躺在地上翻滚。张浩天忙把洛布顿珠叫过来。一问才知道,得病的是他父亲,正痛得在家打滚。杨丹丹又询问了一些细节,背上药箱准备同一位医生前去诊治。洛布顿珠把车开过来,张浩天也跳了上去。田笑雨坐下来收拾茶碗,突然看见张浩天坐过的地方有封信,从信封隽秀的笔迹猜到是蒋小娟,不免忧心忡忡。思来想去,她觉得自己不必心慌意乱,胡乱猜测。不管遇到什么,相信张浩天都能妥善处理,正确应对,自己要做的就是给他足够的信任和时间。
第二天病人更多了。田笑雨给医生烧好茶水便开始采访前来治病的群众。一个老阿妈愁眉苦脸地说自己的腿痛得走不成路,连挤奶的事情都做不了。一个男人抱怨医生不让他吃肉喝酒,说活着没意思。一个得了眼病的老人满脸愁云,一遍遍说再也看不见草原的太阳了。田笑雨把带来没吃的鸡蛋掏出来剥给他,大家都围过来问什么味道。
临近中午,一个男人驮来一个被马蹄踩伤的男孩。男孩没有血色,呼吸微弱。医生确诊为脾破裂后立刻投入抢救。帐房外,牧民捻动佛珠为孩子祈祷。医生出来说病人需要输血。田笑雨解释半天,大家依然不知所云。幸亏张浩天他们及时赶回来。杨丹丹向大家解释献血的原理。洛布顿珠挽起袖子向牧民比划。大家说抽了血自己就会像羊一样死去,犹豫不决。一个男人思考片刻,说要先回去处理好家里的事才能死。
“验我的!”张浩天推着医生进了帐篷。医生验完血一脸惊喜,田笑雨却心痛不已。看见殷红的鲜血一点点从张浩天的胳膊流入孩子的血管,她泪眼婆娑,“最后一个鸡蛋也没有了。”张浩天坐起来说:“不就抽点血嘛,没这么娇气。”杨丹丹把田笑雨拉到一边,“什么蒋小娟,我看你俩最合适!”
洛布顿珠给张浩天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酥油茶,“老百姓都在外面给你祈祷超度,他们以为你一会就要死了。”张浩天走出帐篷,群众“呼啦啦”围上来,有的捻动佛珠,有的不停祷告,有的跪在地上抱住他的脚。张浩天让洛布顿珠赶紧解释清楚。洛布顿珠耸耸肩说:“就让他们为你超度吧,反正有一天也用得着。”这时,田笑雨悄悄把信放回张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