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圣归来第十六章 离别岁月
第十六章
1.
随着高原经济建设快速发展,交通、建筑行业对水泥的需求量大幅增加。投入资金对拉萨老水泥厂进行了技术改造,新设备投入使用前,张浩天和李小虎前往采访。张浩天说:“厂长,过去几十年,水泥厂为高原的基础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今天在又一次建设**中,你们进行改扩建和技术更新,意义重大啊!”厂长扶扶眼镜,“需求这么大,必须快马加鞭啊!”李小虎端着相机对着他,厂长摆摆手说不要照。
宽大的厂房里码放着水泥成品,两辆叉车忙着装载。厂长说:“建厂以来,他们已为全区提供了一百多万吨火山灰硅酸盐和普通硅酸盐等多个品种的水泥,产品标准已经达到了新高度,改进工艺后就能生产出更高标准的特殊水泥了,突破两百万吨是指日可待的事。”张浩天说:“厂长说起自己的产品来很自豪啊!”厂长说:“自豪啥,最近被一个技术难题卡住了脖子,正一筹莫展呢!”他身后的藏族技术员说厂长昨晚又干了一个通宵,到现在还没吃早饭。“说这些干啥?”厂长打断他的话,带他们去参观正在新建的二期厂房。
打桩机正用力把基桩一下一下贯入地层,大地阵阵颤动。运输车辆来回穿梭,腾起的滚滚灰尘遮天蔽日。厂长的思绪仿佛一下子回到了创业初期。“我们最初的两个小土窑就建在这块土地上,可设备落后又不懂技术,生产出来的水泥就是土渣废料,根本不能用。”
张浩天问为什么。
厂长笑道:“我要说出来你们都不信。当时我刚从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分配到老家一个建筑单位上班。一天,领导找到我说,经过层层筛选我被派到西藏搞建设了。我二话没说就来了,可到了这里才知道是让我去造水泥。他们不听我解释,说你会用水泥就一定会造水泥。我只好硬着头皮干起来。经过两年试验,终于把石头烧成了灰,但却不能用。后来才知道,由于氧气含量低,原料无法达到分解的温度,烧出的水泥就是废料一堆。”
张浩天说:“世界上怕没人用这种方式生产过水泥。”
李小虎再次举起相机,又被厂长制止。
“后来,我们创造了人类建筑材料上的奇迹。经过三年的努力,我们生产的水泥终于可以用来盖房子、修公路了。那时,我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牛的人!” 厂长把手一挥,“走,让你们看看石料是怎么变成水泥的。”
生料车间的工人把运来的石头碾压破碎,敲成小块,再调配原料进窑燃烧。厂长戴着手套抓起一把石灰仔细查看,同工人小声交流,走回来时头发和眉毛上全是灰。李小虎悄悄举起相机,可看着镜头里一下子苍老了许多的厂长却不忍心按快门了。厂长说:“过去,燃料靠内地供应,四吨解放牌汽车拉到这里就剩两吨了。后来我们发现机场清洗输油管道的废油可以再利用,就夜以继日地改造了窑炉。你们现在看见的就是新窑烧出来的石灰。”
经过高温和化学反应之后,原料面目全非,看起来很接近水泥了,可厂长说冷却后还要加入适量的石膏,再进一步研磨才能变成水泥。张浩天说造水泥就像做豆腐一样。厂长说:“要是像做豆腐这么简单,我就不会在这山坳坳里卧一辈子了!”张浩天问他是否后悔。厂长用衣角擦拭着镜片上的白灰,像要擦清尘封多年的岁月。他说:“远离亲人和家庭,把青春和生命中大部分时光都献给了这灰扑扑的水泥灰,说后悔谈不上,但一生再没从事过我喜爱的专业,多少还是有点遗憾的。”他戴上眼镜,“但是,谁又是一辈子心想事成,没有遗憾?”
临走,李小虎提出要好好给厂长照张相。厂长摆摆手说出了原委:“这灰头土脸的,就别照了。你远在山东的嫂子每次看见都要哭好几天。我这一生已经够对不起她的了!”
回去的路上,张浩天一直在想厂长说过地话。他说:“厂长的样子让我难过。寂寞的心情,孤独的生活,还有对家人深深的愧疚!”
李小虎说:“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厂长做过的事,会有人记得,而我的生活,前天和昨天一样,今天和明天也差不多。不过,你就要回去开启一段不一样的人生旅程了,生活又会是另一个样子!”
“怎么,你真的不打算回去?”张浩天放慢自行车速度。
李小虎没有回答,不好不坏的心情突然有些寂寥。
“不知怎么,我也不想回去了!”
“什么?”李小虎紧蹬几下追上张浩天。
张浩天也被自己一闪而过的念头吓了一跳。尽管知道离开这里的那一天迟早会来,但内心还是希望越晚越好。是什么牵绊住了自己的心,难道是拉鲁湿地的美景吗?张浩天看看天,天还是那么蓝,云还是那样白,大地同自己来时一模一样。芦苇深处几只赤麻鸭时起时落,弯弯曲曲的溪水在蒿草间闪闪发亮,草甸尽头传来几声斑头雁清亮的叫声。张浩天问:“你和德吉的事,到底定下来没有?”
“这块高寒湿地是拉萨城的肺,要好好保护,生产再